阿尔及利亚再阿拉伯化研究--以语言的再阿拉伯化为例
致谢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10-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2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一、研究方法与难点 | 第23-24页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语言的“法兰西化” | 第25-42页 |
第一节 语言殖民的借口 | 第26-30页 |
一、殖民者的“教化使命” | 第26-28页 |
二、受殖者的“天生卑劣”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语言殖民的方式 | 第30-39页 |
一、削弱统治阶级 | 第31-33页 |
二、制造民族分裂 | 第33-35页 |
三、推行法式教育 | 第35-38页 |
四、限制阿语传播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语言殖民的后果 | 第39-41页 |
一、柏柏尔人的身份迷失 | 第39-40页 |
二、全体阿尔及利亚人的身份迷失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二章 独立战争后语言的“再阿拉伯化” | 第42-61页 |
第一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背景 | 第43-48页 |
一、一场历史性论战 | 第43-46页 |
二、一套合理的逻辑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历程 | 第48-59页 |
一、谨慎的阿拉伯语化 | 第49-52页 |
二、激进的阿拉伯语化 | 第52-56页 |
三、理性的阿拉伯语化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语言“再阿拉伯化”的影响 | 第61-72页 |
第一节 确保了政治和文化独立 | 第61-65页 |
一、政治上的独立性 | 第62-64页 |
二、文化上的独立性 | 第64-65页 |
第二节 催化了政治和社会矛盾 | 第65-70页 |
一、中产阶级特权化 | 第65-67页 |
二、族群关系紧张化 | 第67-68页 |
三、宗教势力政治化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