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1.3.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 | 第14页 |
1.3.2 审计收费 | 第14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的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收费的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2.4 相关述评 | 第23-24页 |
第3章 事务所合并与审计收费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24-29页 |
3.1 产业组织理论对合并与审计收费关系的解读 | 第24-26页 |
3.2 保险理论的支撑 | 第26-27页 |
3.3 发展理论对合并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分析 | 第27页 |
3.4 声誉效应理论的分析 | 第27-29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9-37页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页 |
4.2 变量的定义 | 第29-32页 |
4.3 模型的构建 | 第32-34页 |
4.3.1 评价政策效应的模型一双重差分模型 | 第32-33页 |
4.3.2 模型的构建 | 第33-34页 |
4.4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4-37页 |
4.4.1 样本的选取 | 第34-35页 |
4.4.2 数据来源 | 第35-37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5.2 各变量间的Person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5.3 双重差分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5.3.1 与未参与合并的本土事务所的双重差分分析 | 第39-40页 |
5.3.2 与国际“四大”的双重差分分析 | 第40-41页 |
5.3.3 小结 | 第41页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41-43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6.2.1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 第44-45页 |
6.2.2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 第45-46页 |
6.2.3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第46页 |
6.3 研究局限性以及未来展望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