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1.2 微型公园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2-24页
        1.2.1 微型公园国外研究进展第22-23页
        1.2.2 微型公园国内研究进展第23-24页
    1.3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3.1 文献阅读与资料收集法第24页
        1.3.2 比较法第24页
        1.3.3 案例分析法第24页
        1.3.4 实地调研法第24-25页
        1.3.5 归纳演绎法第25页
        1.3.6 实际案例验证法第25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2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场地特征与微型公园概述第27-39页
    2.1 场地特征概述第27-29页
        2.1.1 自然地理特征第27页
        2.1.2 历史人文特征第27-28页
        2.1.3 区位特征第28页
        2.1.4 场地现状特征第28-29页
    2.2 微型公园的界定第29-34页
        2.2.1 微型公园的定义第29-30页
        2.2.2 微型公园的特点第30-31页
        2.2.3 微型公园的类型第31-32页
        2.2.4 微型公园的功能第32-34页
        2.2.5 微型公园的规划布局第34页
    2.3 微型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比较第34-37页
        2.3.1 微型公园与车位微公园的比较第34-35页
        2.3.2 微型公园与城市公园的比较第35页
        2.3.3 微型公园与街心公园的比较第35-36页
        2.3.4 微型公园与小区游园的比较第36页
        2.3.5 微型公园与街旁绿地的比较第36页
        2.3.6 小结第36-37页
    2.4 微型公园特性总结第37-39页
        2.4.1 面积特性第38页
        2.4.2 使用功能特性第38页
        2.4.3 边界特性第38页
        2.4.4 景观特性第38-39页
第三章 微型公园及相关案例分析和总结第39-61页
    3.1 国外案例分析第39-50页
        3.1.1 佩雷公园第39-41页
        3.1.2 绿亩公园第41-44页
        3.1.3 波特兰坦纳斯普林斯公园第44-46页
        3.1.4 高线公园第46-50页
    3.2 国内案例分析第50-59页
        3.2.1 香港百子里公园第50-53页
        3.2.2 上海创智公园第53-54页
        3.2.3 北京八大处街角公园第54-56页
        3.2.4 西安万科东方传奇示范区第56-59页
    3.3 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第61-79页
    4.1 相关理论概述第61-64页
        4.1.1 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第61页
        4.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第61-62页
        4.1.3 符号学理论第62页
        4.1.4 文脉延续理论第62-63页
        4.1.5 可持续发展论第63页
        4.1.6 环境行为学理论第63-64页
    4.2 设计原则概述第64-65页
        4.2.1 地域化原则第64页
        4.2.2 艺术性原则第64页
        4.2.3 自然生态性原则第64-65页
        4.2.4 可持续原则第65页
        4.2.5 人性化原则第65页
    4.3 场地特征的表达方式第65-68页
        4.3.1 直接表达第65-66页
        4.3.2 抽象凝炼第66页
        4.3.3 保留第66页
        4.3.4 修缮第66页
        4.3.5 再现第66-67页
        4.3.6 提取第67页
        4.3.7 象征第67页
        4.3.8 隐喻第67-68页
        4.3.9 借鉴第68页
    4.4 基于场地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设计研究第68-79页
        4.4.1 功能区设计第68-69页
        4.4.2 边界区设计第69-71页
        4.4.3 道路设计第71-72页
        4.4.4 植物设计第72-73页
        4.4.5 景观设施第73-75页
        4.4.6 地形设计第75-77页
        4.4.7 水景设计第77-79页
第五章 设计实例—孟津县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第79-109页
    5.1 项目背景第79页
    5.2 上位规划解读第79-83页
        5.2.1 孟津县微型公园规划布局第81-83页
    5.3 微型公园景观设计实例第83-109页
        5.3.1 基于自然地理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第83-86页
        5.3.2 基于历史人文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第86-93页
        5.3.3 基于区位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第93-100页
        5.3.4 基于场地现状特征的微型公园景观设计第100-10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9-111页
    6.1 总结第109-110页
    6.2 研究不足之处第110页
    6.3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详细摘要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衡阳市蒸水河城市滨水区慢行系统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海棠品种性状规范性描述与数据库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