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0页 |
1.1 罗汉果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1.1 罗汉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1.2 罗汉果病毒病害的病原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1.3 罗汉果遗传转化和RNA干扰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3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罗汉果的组织培养 | 第20-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1 材料 | 第20页 |
2.1.2 仪器与试剂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页 |
2.2.2 外植体的处理及消毒 | 第20-21页 |
2.2.3 芽的诱导培养 | 第21页 |
2.2.4 继代增殖培养 | 第21页 |
2.2.5 根的诱导 | 第21页 |
2.2.6 再生苗的诱导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3.1 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第22页 |
2.3.2 培养基对诱导出芽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培养基对芽继代增殖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4 培养基对根诱导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5 叶诱导再生苗的条件 | 第25-26页 |
2.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抗罗汉果花叶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28-3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3.1.1 菌株及质粒 | 第28页 |
3.1.2 试剂药品 | 第28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3.2.1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8-29页 |
3.2.2 感染花叶病罗汉果总RNA提取 | 第29页 |
3.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9页 |
3.2.4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29-30页 |
3.2.5 PCR产物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 第30-31页 |
3.2.6 RNAi序列拼接PCR | 第31页 |
3.2.7 Ca_2Cl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 | 第31页 |
3.2.8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31-32页 |
3.2.9 重组质粒的酶切 | 第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3.3.1 罗汉果花叶病毒病原微生物的鉴定 | 第32-33页 |
3.3.2 RNAi目标片段拼接 | 第33-35页 |
3.3.3 RNAi中间载体构建 | 第35页 |
3.3.4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35-36页 |
3.4 讨论 | 第36-38页 |
第4章 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转基因罗汉果的研究 | 第38-5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4.1.1 材料 | 第38页 |
4.1.2 抗生素及植物生长激素 | 第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4.2.1 最适外植体的选择 | 第38页 |
4.2.2 筛选剂的选择和浓度确定 | 第38-39页 |
4.2.3 最佳抗生素及其浓度的筛选 | 第39页 |
4.2.4 外植体预培养 | 第39页 |
4.2.5 用于转化的农杆菌的培养 | 第39页 |
4.2.6 农杆菌侵染外植体 | 第39-40页 |
4.2.7 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 | 第40页 |
4.2.8 筛选分化 | 第40页 |
4.2.9 生根 | 第40页 |
4.2.10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40页 |
4.2.11 转基因罗汉果田间检测 | 第40-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4.3.1 最适外植体的筛选 | 第41页 |
4.3.2 筛选剂的选择和浓度确定 | 第41-43页 |
4.3.3 头孢霉素( Cef )及羧苄(Car)对罗汉果再生植株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4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5 转化农杆菌的侵染浓度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第45页 |
4.3.6 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7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第46页 |
4.3.8 转基因罗汉果的鉴定 | 第46-47页 |
4.3.9 转基因罗汉果的田间检测 | 第47-48页 |
4.4 讨论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9-60页 |
附录 1 | 第60-61页 |
附录 2 | 第61-63页 |
附录 3 | 第63-65页 |
附录 4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