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市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1 学术意义 | 第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的路线及方法 | 第11-13页 |
1.4.1 研究路线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3页 |
1.6 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6.1 论文的重点 | 第13页 |
1.6.2 论文的难点 | 第13-14页 |
1.6.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2.1 犯罪的概念及理论学派 | 第15-16页 |
2.2.2 社会解组理论 | 第16-17页 |
2.2.3 日常活动理论 | 第17-18页 |
2.2.4 社会混乱论 | 第18页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2.3.1 社会治安问题成因的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2.3.2 社会治安管理的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2.3.3 我国犯罪地理学研究 | 第20-22页 |
3 DG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 第22-32页 |
3.1 违法犯罪形势严峻 | 第22-28页 |
3.1.1 案件数量爆发性增加 | 第22-23页 |
3.1.2 旧的违法犯罪类型仍然突出 | 第23-26页 |
3.1.3 新型违法犯罪类型的出现 | 第26-27页 |
3.1.4 犯罪主体变化 | 第27-28页 |
3.2 各类不稳定因素增多 | 第28-29页 |
3.3 道路安全存在隐忧 | 第29-30页 |
3.4 安全事故频发 | 第30-32页 |
4 形成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的原因 | 第32-39页 |
4.1 经济转型与经济不景气 | 第32-33页 |
4.2 外来人口管理不到位 | 第33-34页 |
4.3 基础设施管理不完善 | 第34-35页 |
4.4 执法队伍建设不成熟 | 第35-37页 |
4.4.1 公安队伍内部建设乏力 | 第35-36页 |
4.4.2 外部环境对公安队伍的冲击 | 第36-37页 |
4.5 法制建设不健全 | 第37-39页 |
5 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39-48页 |
5.1 政府牵头创造条件 | 第39-41页 |
5.1.1 细化职能部门,强化相互间的协作 | 第39页 |
5.1.2 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 第39-40页 |
5.1.3 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投入 | 第40页 |
5.1.4 协调矛盾纠纷 | 第40-41页 |
5.1.5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 第41页 |
5.2 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第41-43页 |
5.2.1 人防建设 | 第42页 |
5.2.2 物防建设 | 第42页 |
5.2.3 技防建设 | 第42-43页 |
5.3 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 | 第43-45页 |
5.3.1 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工作 | 第43-44页 |
5.3.2 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 | 第44页 |
5.3.3 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服务 | 第44-45页 |
5.4 强化公安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5.4.1 公安队伍内部建设 | 第45页 |
5.4.2 鼓励公安队伍士气 | 第45-46页 |
5.4.3 建设常态严打形势 | 第46页 |
5.5 强化法制体系建设 | 第46-48页 |
6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第48-49页 |
6.1 研究的不足 | 第48页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