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其他发酵工业论文

纳他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及其胞外调控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概述第9-16页
        1.1.1 纳他霉素的命名与发现第9页
        1.1.2 纳他霉素的性质第9-14页
        1.1.3 纳他霉素的应用第14-16页
    1.2 研究概况第16-23页
        1.2.1 纳他霉素产生菌第16-17页
        1.2.2 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调控机制第17-21页
        1.2.3 纳他霉素的检测方法第21-22页
        1.2.4 纳他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策略第22-23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第23-24页
第2章 紫外—微波复合诱变选育纳塔尔链霉菌高产菌株第24-36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4-26页
        2.2.2 菌种及培养基第26页
        2.2.3 菌种培养方法第26页
        2.2.4 菌悬液的制备第26-27页
        2.2.5 纳塔尔链霉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7页
        2.2.6 菌种的诱变第27页
        2.2.7 筛选方法第27页
        2.2.8 残糖的测定第27-29页
        2.2.9 生物量的测定第29页
        2.2.10 纳他霉素的测定第29-30页
        2.2.11 pH的测定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3.1 出发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0-31页
        2.3.2 紫外诱变第31-32页
        2.3.3 微波诱变第32-34页
        2.3.4 发酵稳定性的研究第34页
    2.4 讨论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前体物质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36-44页
    3.1 前言第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36页
        3.2.2 菌种及培养基第36页
        3.2.3 培养方法第36页
        3.2.4 前体物质配置方法第36页
        3.2.5 残糖的测定第36-37页
        3.2.6 纳塔尔链霉菌生物量的测定第37页
        3.2.7 纳他霉素的测定第37页
        3.2.8 pH的测定第3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3.3.1 前体物质的筛选第37-38页
        3.3.2 添加丙酸钠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第38-40页
        3.3.3 添加乙酸钠对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第40-41页
        3.3.4 混合前体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41-42页
    3.4 讨论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真菌诱导子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44-53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4-46页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4页
        4.2.2 菌种及培养基第44-45页
        4.2.3 培养方法第45页
        4.2.4 真菌诱导子的制备与筛选方法第45页
        4.2.5 真菌诱导子最佳发酵时间和添加时间的确定第45页
        4.2.6 真菌诱导子中主要活性成分分析第45-46页
        4.2.7 纳他霉素产量的测定第46页
        4.2.8 纳塔尔链霉菌生物量的测定第46页
        4.2.9 残糖的测定第46页
        4.2.10 pH的测定第4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4.3.1 真菌诱导子的筛选结果第46-48页
        4.3.2 真菌诱导子最佳发酵时间和添加时间的确定第48-49页
        4.3.3 真菌代谢产物诱导子中主要作用成分分析第49-50页
        4.3.4 真菌诱导子对纳塔尔链霉菌发酵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影响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株海洋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猪伪狂犬病毒糖蛋白B细胞表位编码序列的克隆及融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