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引言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三)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调查法 | 第15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5页 |
3、定性分析法 | 第15-17页 |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第17-22页 |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方面的研究 | 第17-19页 |
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 | 第19-20页 |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小结 | 第20-22页 |
三、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背景分析 | 第22-32页 |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 第22-26页 |
1、流动性定义 | 第22-23页 |
2、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 第23-24页 |
3、近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 | 第24-26页 |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6-32页 |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高 | 第26-27页 |
2、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 | 第27-30页 |
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 | 第30页 |
4、商业银行杠杆较高 | 第30页 |
5、利率市场化影响进一步加大 | 第30-32页 |
四、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32-51页 |
(一)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 第32-35页 |
1、AB银行及AB银行江苏省分行简介 | 第32-33页 |
2、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管理现状 | 第33-35页 |
(二)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46页 |
1、头寸预报误差较大 | 第35-36页 |
2、不良贷款占比较高 | 第36-40页 |
3、借短贷长现象明显 | 第40-41页 |
4、资产结构单一且贷款比重过高 | 第41-43页 |
5、投资行业集中并缺乏抵抗风险能力 | 第43-45页 |
6、金融业逐步开放带来流动性风险挑战 | 第45-46页 |
(三)AB银行江苏省分行产生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51页 |
1、贷款管理监测机制不健全 | 第46页 |
2、资产负债业务期限错配 | 第46-47页 |
3、其他相关风险的影响 | 第47-48页 |
4、负债业务管理提升不力 | 第48页 |
5、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48-51页 |
五、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方案 | 第51-61页 |
(一)优化原则与思路 | 第51-52页 |
(二)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措施 | 第52-61页 |
1、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第52-53页 |
2、上线资金预报系统 | 第53页 |
3、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 第53-55页 |
4、引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指数 | 第55-56页 |
5、运用FTP定价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 第56-58页 |
6、实施流动性成本管理机制 | 第58页 |
7、加强外币与表外理财业务流动性管理 | 第58-59页 |
8、优化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管理工作 | 第59-60页 |
9、推动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 | 第60页 |
10、完善组织保障 | 第60-61页 |
六、AB银行江苏省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典型案例及其效果 | 第61-71页 |
(一)案例一:优化考核促负债业务增长 | 第61-62页 |
1、背景 | 第61页 |
2、优化措施 | 第61-62页 |
3、实施效果 | 第62页 |
(二)案例二:多效并举抢资产业务规模 | 第62-64页 |
1、背景 | 第62-63页 |
2、优化措施 | 第63页 |
3、实施效果 | 第63-64页 |
(三)案例三:压降不良提资产业务质量 | 第64-65页 |
1、背景 | 第64页 |
2、优化措施 | 第64-65页 |
3、实施效果 | 第65页 |
(四)案例四:细化分析保资产负债均衡发展 | 第65-68页 |
1、背景 | 第65页 |
2、优化措施 | 第65-68页 |
3、实施效果 | 第68页 |
(五)案例五:运用工具推资产负债期限匹配 | 第68-70页 |
1、背景 | 第68-69页 |
2、优化措施 | 第69页 |
3、实施效果 | 第69-70页 |
(六)案例小结 | 第70-71页 |
七、结论与讨论 | 第71-75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71页 |
(二)启示 | 第71-74页 |
1、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 第71-72页 |
2、加强政策性引导 | 第72-73页 |
3、加大国际化监管 | 第73页 |
4、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 第73-74页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