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一、引言第11-15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选题的背景第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方法第12-13页
        1、研究的目的第12页
        2、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相关概述第15-22页
    (一)“公益诉讼”的概述第15-17页
        1、公益诉讼的产生与发展第15-16页
        2、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第16-17页
        3、公益诉讼的分类第17页
    (二)“行政公益诉讼”的概述第17-19页
        1、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第17-18页
        2、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征第18-19页
        3、行政公益诉讼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9页
    (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第19-22页
        1、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念第19-20页
        2、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特征第20-21页
        3、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意义第21-22页
三、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2-26页
    (一)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必要性第22-23页
        1、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第22页
        2、监督和辅助行政权的需要第22-23页
        3、公民权利保护的需要第23页
    (二)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可行性第23-26页
        1、理论基础第23-24页
        2、法律基础第24-25页
        3、社会基础第25-26页
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现状及相关反思第26-31页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及其思考第26-29页
        1、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第26-27页
        2、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第27-29页
    (二)应当借鉴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现状并反思第29-31页
        1、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现状第29页
        2、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借鉴第29-31页
五、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域外经验与借鉴第31-37页
    (一)域外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经验介绍第31-35页
        1、英国“以公法之名保护私权之诉”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1-32页
        2、美国“私人检察总长理论”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2-33页
        3、法国“越权之诉”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3页
        4、德国“公益代表人之诉”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3-34页
        5、日本“民众诉讼”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4页
        6、印度“法官引领的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制度第34-35页
    (二)域外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1、诉的利益的公共性第35页
        2、原告资格的扩张性和广泛性第35-36页
        3、原告资格的规制性第36-37页
六、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构建的设想第37-44页
    (一)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第37-38页
        1、保障公共利益标准第37页
        2、监督和制约行政行为标准第37-38页
        3、高效利用司法资源标准第38页
    (二)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具体设想第38-42页
        1、检察机关的原告资格第38-39页
        2、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第39-40页
        3、公民个人的原告资格第40-41页
        4、原告资格的优先顺位第41-42页
    (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保障制度第42-44页
        1、举证责任第42页
        2、诉讼费用第42-43页
        3、其他特殊程序保障规制第43-44页
七、结语第44-45页
注释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服刑者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监舍楼空间设计研究--丽江市某监狱建筑设计项目设计报告
下一篇: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