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论文

以服刑者再社会化为目标的监狱监舍楼空间设计研究--丽江市某监狱建筑设计项目设计报告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3 研究方法和角度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研究角度第14-15页
    1.4 研究现状第15页
    1.5 论文结构框架第15-17页
第二章 监狱建筑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综述第17-25页
    2.1 国内外监狱建筑发展史第17-23页
        2.1.1 国外监狱建筑发展历史第17-20页
        2.1.2 国内监狱建筑发展历史第20-23页
    2.2 我国现代监狱建筑布局现状第23-24页
    2.3 我国监狱政策规范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服刑者服刑和改造心理分析第25-51页
    3.1 服刑人员行为及心理特点第25-27页
        3.1.1 服刑者心理及行为概述第25-26页
        3.1.2 不良空间造成的“监狱人格”第26-27页
    3.2 调研结果及总结第27-35页
        3.2.1 现场调研分析第27-30页
        3.2.2 问卷调查第30-31页
        3.2.3 警犯访谈第31-34页
        3.2.4 总结第34-35页
    3.3 心理再社会化改造第35-49页
        3.3.1 物理空间与心理康复第35-41页
        3.3.2 最小社会第41-43页
        3.3.3 情感出口第43-44页
        3.3.4 模糊的界限——服从和自我意识第44-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服刑者心理再社会化的空间策略第51-63页
    4.1 生活空间更新策略第51-53页
        4.1.1 合理配置监舍人数,满足人均面积比第51页
        4.1.2 合理选用监舍色彩,满足服刑心理需求第51-52页
        4.1.3 适当提高窗地比,优化开窗形式第52页
        4.1.4 适度扩大监舍外墙开间,降低监室进深第52-53页
        4.1.5 简化监舍功能空间,避免形成安全死角第53页
    4.2 “第三空间”更新策略第53-55页
        4.2.1 正式群体的社交模式空间化第53-54页
        4.2.2 非正式群体的空间引导第54-55页
    4.3 情感空间更新策略第55-60页
        4.3.1 细化会见室空间类型第55-58页
        4.3.2 优化心理咨询空间第58-60页
    4.4 警囚空间第60-63页
        4.4.1 监管领域空间第60页
        4.4.2 服刑领域空间第60-61页
        4.4.3 空间界限第61-63页
第五章 丽江某监狱规划及建筑设计实践第63-77页
    5.1 场地概述第63页
        5.1.1 地理位置第63页
        5.1.2 地形地貌第63页
    5.2 规划布局第63-65页
        5.2.1 总体功能布局第63-64页
        5.2.2 总平面规划第64-65页
    5.3 监舍楼建筑设计第65-77页
        5.3.1 生活空间设计第67-69页
        5.3.2 社会空间设计第69-70页
        5.3.3 情感空间设计第70-74页
        5.3.4 警囚领域空间设计第74-77页
第六章 结语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5-87页
附录 B:图片索引第87-91页
附录 C:调查问卷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故意杀人罪死刑的司法控制
下一篇: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