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16页
ABSTRACT第16-18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8-3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28页
   ·研究背景第18-19页
   ·自适应光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应用第19-23页
     ·自适应光学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20-23页
   ·事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第23-24页
   ·相位差法的发展第24-25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5-28页
 第二章 自适应光学基本理论第28-38页
   ·波前探测技术第28-33页
     ·剪切干涉仪第28-29页
     ·波前曲率传感器第29-30页
     ·点衍射干涉仪第30页
     ·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第30-31页
     ·四棱锥波前探测器第31页
     ·ZERNIKE相衬波前传感器第31-32页
     ·基于远场图像的波前探测技术第32-33页
   ·波前校正技术第33-35页
   ·波前控制技术第35-36页
   ·畸变波前的ZERNIKE多项式描述方法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二部分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第38-104页
 第三章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的理论基础第38-58页
   ·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原理第38-40页
   ·基于远场图像的波前探测技术第40-45页
     ·直接相位恢复法第41-42页
     ·基于ITE的相位恢复法第42-43页
     ·迭代算法第43-45页
   ·相位差法的基本原理第45-50页
     ·极大似然估计第46-47页
     ·最小二乘估计第47-50页
   ·解的稳定性研究第50-52页
     ·圆锥滤波器法第50页
     ·维纳滤波法第50-51页
     ·基于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方法第51-52页
     ·TIKHONOV正则化方法第52页
   ·光栅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第52-55页
     ·几种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结构第52-54页
     ·光栅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设计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四章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的仿真研究第58-82页
   ·退化图像的模拟第58-60页
   ·最优化方法第60-68页
     ·最速下降法第61-62页
     ·共轭梯度法第62-63页
     ·NEWTON法第63-65页
     ·拟NEWTON法第65-66页
     ·有限内存拟BFGS法第66-67页
     ·一维搜索算法第67-68页
   ·目标函数的梯度第68-69页
   ·几种梯度下降算法性能比较第69-74页
     ·模式法第69-71页
     ·区域法第71-74页
   ·相位差法对高频像差和不连续像差的探测第74-75页
   ·一种适合探测大动态范围波前的混合优化算法第75-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实验研究第82-104页
   ·实验系统描述第82-84页
   ·LC-SLM相位调制特性的测量与标定第84-87页
     ·相位调制原理第84-85页
     ·LC-SLM 相位调制特性测量与标定第85-87页
     ·利用LC-SLM 产生所需波前第87页
   ·入射光束与LC-SLM 的对准第87-88页
   ·误差分析与处理第88-93页
     ·误差分析第88-91页
     ·误差的处理第91-93页
   ·单阶ZERNIKE像差的探测实验第93-96页
   ·像差大小对探测结果的影响第96-99页
   ·随机组合像差的探测实验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4页
第三部分 相位差法在图像恢复中的应用第104-146页
 第六章 相位差法在遥感领域的应用第104-124页
   ·相位差图像恢复技术第104-113页
     ·相位差图像恢复技术的调制传递函数第105-106页
     ·相位差图像恢复技术的仿真与分析第106-113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光学遥感系统设计第113-114页
   ·数值仿真及分析第114-117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彩色遥感系统第117-123页
     ·基本原理第117-118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18-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七章 基于相位差法的混合处理技术研究第124-142页
   ·大气湍流的理论模型第124-126页
   ·大气湍流效应的计算机模拟第126-128页
   ·几种事后图像处理技术的分析与比较第128-133页
     ·斑点成像技术第128-129页
     ·盲解卷积技术第129-131页
     ·解卷积技术第131-132页
     ·相位差法第132页
     ·以上几种方法的比较第132-133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混合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33-134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混合处理技术仿真分析第134-136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混合处理技术实验验证第136-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42-14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第142-144页
   ·主要创新点第144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8-160页
附录A 目标函数的化简第160-164页
附录B 目标函数偏导数的推导第164-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流场特征提取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逻辑进程范型的形式语义、算法评估及其在空间随机仿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