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柔性/可拉伸微型电容器阵列的设计及其在集成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6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柔性/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第13-27页
        1.2.1 发展历程第14-16页
        1.2.2 主要组成成分第16-26页
        1.2.3 主要分类第26-27页
    1.3 柔性超级电容器器件的主要制备方法第27-34页
        1.3.1 一维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第27-30页
        1.3.2 二维平面电容器的组装方法第30-34页
    1.4 柔性/可拉伸集成系统第34-39页
        1.4.1 能源-传感集成系统第34-36页
        1.4.2 能量采集-存储-传感系统第36-39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56页
第二章 基于NiFe_2O_4纳米纤维电极的柔性平面叉指状微型电容器和能源集成器件第56-76页
    2.1 引言第56-57页
    2.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2.2.1 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第57-58页
        2.2.2 本章实验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第58页
        2.2.3 样品的合成第58-59页
    2.3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59-62页
    2.4 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组装第62-63页
    2.5 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电化学测试第63-67页
    2.6 柔性平面状能源集成压力传感器器件第67-69页
    2.7 本章小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第三章 一维柔性同轴线状电容器的组装及其在自驱动集成光电探测系统中的应用第76-102页
    3.1 引言第76-77页
    3.2 实验部分第77-80页
        3.2.1 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第77-78页
        3.2.2 本章实验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第78页
        3.2.3 样品的合成第78-80页
    3.3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80-83页
        3.3.1 空心聚吡咯微米管的表征第81-82页
        3.3.2 PPy@PTFE材料的表征第82-83页
    3.4 柔性同轴线状电容器的组装第83-85页
    3.5 柔性同轴线状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第85-93页
    3.6 柔性线状电容器集成光探自驱动系统第93-96页
    3.7 本章小结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第四章 柔性平面圆形微型电容器集成气体传感器及实时浓度监测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第102-130页
    4.1 引言第102-103页
    4.2 实验部分第103-106页
        4.2.1 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第103-104页
        4.2.2 本章实验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第104-105页
        4.2.3 样品的合成第105-106页
    4.3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106-108页
    4.4 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与气体传感器的组装第108页
        4.4.1 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的组装第108页
        4.4.2 柔性气体传感器的组装第108页
    4.5 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第108-116页
    4.6 柔性平面常温气体传感器的电化学测试第116-120页
    4.7 柔性集成自驱动气体传感器及实时气体浓度监测与显示系统第120-124页
    4.8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0页
第五章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可拉伸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第130-154页
    5.1 引言第130-131页
    5.2 实验部分第131-133页
        5.2.1 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第131-132页
        5.2.2 本章实验所采用的主要设备第132-133页
        5.2.3 样品的合成第133页
    5.3 结构表征与分析第133-137页
    5.4 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的组装第137-138页
    5.5 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测试第138-143页
    5.6 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拉伸性能测试第143-145页
    5.7 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45-147页
    5.8 可拉伸微型超级电容器阵列的展示第147-149页
    5.9 本章小结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54-160页
    6.1 文章工作总结第154-158页
    6.2 工作展望第158-160页
作者简介以及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0-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红外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气体检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