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11-19页 |
1.1.1 我国铁路客站商业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及现实基础 | 第11-14页 |
1.1.1.1 我国传统铁路客站不断发展 | 第11-12页 |
1.1.1.2 高铁时期新型综合客站站内商业出现新变化 | 第12-14页 |
1.1.2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发展可行性的理论支持 | 第14-17页 |
1.1.2.1 TOD模式理论——交通枢纽发展为核心商圈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1.1.2.2 外部性理论——车站商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1.1.2.3 车站上盖物业——铁路客站商业空间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1.2.4 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必然会要求客站与站区的土地联合开发 | 第17页 |
1.1.3 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及不足 | 第17-19页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19-20页 |
1.2.1 关于省级铁路客站的定义 | 第19-20页 |
1.2.2 关于商业的定义 | 第20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2-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我国省级客站建筑发展趋势及对站内商业空间影响的研究 | 第24-37页 |
2.1 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综述 | 第24-25页 |
2.2 传统客站建筑空间研究 | 第25-29页 |
2.2.1 传统线侧等候式省级客站建筑空间研究 | 第26-27页 |
2.2.2 传统高架候车式省级客站建筑空间研究 | 第27-29页 |
2.3 新型高架式省级客站建筑空间组织新特点 | 第29-32页 |
2.3.1 客站建筑立体综合化与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 | 第29-30页 |
2.3.2 客站建筑空间一体化复合化与城市化 | 第30-31页 |
2.3.3 客站建筑空间的开放与公共化 | 第31-32页 |
2.4 客站建筑新特点对站内商业的影响 | 第32-36页 |
2.4.1 客站建筑对商业分布及商业价值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2 多功能候车室大空间有利于商业空间多层次灵活布局 | 第34-35页 |
2.4.3 利用商业空间模糊车站与城市的边界 | 第35页 |
2.4.4 高品质客站建设有利于站内商业的整体升级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旅客需求分析的站内商业现状研究 | 第37-60页 |
3.1 关于旅客需求的相关文献与报道资料研究 | 第37-39页 |
3.1.1 省级客站乘客的变化 | 第37页 |
3.1.2 高铁公交化导致的乘客候车行为的变化 | 第37-38页 |
3.1.3 乘客购物习惯的变化 | 第38页 |
3.1.4 电子商务冲击对站内零售行业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 影响旅客消费因素的理论支持 | 第39-41页 |
3.2.1 旅客对商品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3.2.2 站内商业与普通商业综合体的区别 | 第40-41页 |
3.3 关于省级客站旅客消费情况的调研 | 第41-52页 |
3.3.1 旅客构成分析 | 第43-44页 |
3.3.2 旅客乘车行为的研究 | 第44-45页 |
3.3.3 旅客站内消费行为的研究 | 第45-49页 |
3.3.3.1 旅客消费频率的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3.3.3.2 旅客消费喜好的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3.3.3.3 影响旅客消费行为的因素 | 第48-49页 |
3.3.4 旅客对省级铁路客站站内商业发展趋势的期望 | 第49-51页 |
3.3.5 制约旅客购物的因素研究 | 第51-52页 |
3.4 基于旅客需求的站内商业空间规划及商业模式设计要点总结 | 第52-58页 |
3.4.1 增加商业密度 | 第52-53页 |
3.4.2 不同商业位置设置不同业态 | 第53-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省级客站站内商业空间现状研究 | 第60-81页 |
4.1 典型省级客站建筑空间研究 | 第60-62页 |
4.1.1 站房一体化的空间平面规划研究 | 第60-61页 |
4.1.2 站房立体化的剖面设计研究 | 第61-62页 |
4.2 典型省级客站站内商业空间研究 | 第62-69页 |
4.2.1 站房综合一体化趋势下的站内商业空间规划 | 第62-63页 |
4.2.2 站房内商业空间与候车空间的关系研究 | 第63-67页 |
4.2.3 站房内商业空间垂直交通研究 | 第67-69页 |
4.3 商业空间与商业价值研究 | 第69-75页 |
4.3.1 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 第69-70页 |
4.3.2 商业位置与业态关系的研究 | 第70-72页 |
4.3.3 大空间与广告空间结合的研究 | 第72-73页 |
4.3.4 站内不同位置商业价值分析 | 第73-75页 |
4.4 商业空间与旅客心理研究 | 第75-79页 |
4.4.1 站房商业空间组织与旅客视线研究 | 第75-76页 |
4.4.2 站房内空间尺度对旅客消费的影响 | 第76-77页 |
4.4.3 环境心理对旅客消费的影响 | 第77-79页 |
4.4.3.1 旅客消费频率的影响因素 | 第77-78页 |
4.4.3.2 旅客消费喜好的影响因素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国内外重要交通枢纽站内商业空间案例研究 | 第81-96页 |
5.1 国内案例 | 第81-85页 |
5.1.1 虹桥枢纽 | 第81-83页 |
5.1.2 北京南站与上海南站 | 第83-85页 |
5.2 国外案例 | 第85-91页 |
5.2.1 京都铁路客站 | 第85-89页 |
5.2.2 柏林铁路客站 | 第89-91页 |
5.3 国内外先进客站商业空间为我国站内商业带来的启示 | 第91-96页 |
5.3.1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功能的启示 | 第91-92页 |
5.3.2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候车模式的启示 | 第92页 |
5.3.3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进站流线的启示 | 第92-94页 |
5.3.4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建筑空间与功能组织的启示 | 第94页 |
5.3.5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乘车与消费模式的启示 | 第94页 |
5.3.6 对我国省级铁路客站与城市居民关系的启示 | 第94-96页 |
第六章 我国省级客站商业空间现状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第96-101页 |
6.1 站内商业空间与电子商务模式的结合 | 第96-97页 |
6.2 加大站内商业密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97-98页 |
6.3 以可拆卸式的店铺设计灵活利用候车室空间 | 第98页 |
6.4 不同位置商业空间的业态差异化发展 | 第98-99页 |
6.5 充分利用站内展示面开发车站的广告价值 | 第99-100页 |
6.6 客站商业空间的立体化与开放化设想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附件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