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央商务区(CBD)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19-26页 |
2.1 中央商务区概念研究 | 第19页 |
2.2 现代中央商务区的分类 | 第19-20页 |
2.3 中央商务区(CBD)的成因分析 | 第20-21页 |
2.4 中央商务区建设发展的条件 | 第21-22页 |
2.5 中央商务区的产业研究 | 第22页 |
2.6 中央商务区(CBD)规划研究 | 第22页 |
2.7 中央商务区土地空间布局理论 | 第22-25页 |
2.7.1 同心圆布局理论 | 第23页 |
2.7.2 扇形布局形态理论 | 第23-24页 |
2.7.3 多核心布局形态理论 | 第24-25页 |
2.8 中央商务区(CBD)土地利用类型 | 第25页 |
2.9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金融主导型中央商务区案例分析 | 第26-34页 |
3.1 国外金融中央商务区发展态势及其问题、发展经验 | 第26-28页 |
3.2 国内金融中央商务区发展态势及其问题、发展经验 | 第28-31页 |
3.3 国内外金融中央商务区发展的启示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项目建设背景 及业态选择分析 | 第34-42页 |
4.1 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4.2 广州国际金融城战略定位 | 第35-36页 |
4.3 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的成因分析 | 第36页 |
4.4 广州国际金融城历史机遇分析 | 第36-38页 |
4.5 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4.6 金融城产业业态选择 | 第39-41页 |
4.6.1 加强吸引、发展总部经济和服务业 | 第39-40页 |
4.6.2 培育和建立相关金融产业市场平台 | 第40-41页 |
4.7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规划研究 | 第42-51页 |
5.1 广州国际金融城经济总量规模测算 | 第42页 |
5.2 广州国际金融城产业发展的空间规模需求测算 | 第42-43页 |
5.3 广州国际金融城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第43-44页 |
5.4 规划设计理念 | 第44-45页 |
5.5 规划功能分区 | 第45-46页 |
5.6 金融城起步区规划控制规模 | 第46-47页 |
5.7 金融城起步区建筑高度规划控制 | 第47-48页 |
5.8 广州国际金融城交通规划 | 第48-50页 |
5.9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土地利用研究 | 第51-73页 |
6.1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土地利用现状 | 第51-52页 |
6.2 广州国际金融城区域土地收储情况 | 第52-53页 |
6.3 广州国际金融城土地利用布局 | 第53-55页 |
6.4 土地开发强度 | 第55-56页 |
6.5 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开发 | 第56-58页 |
6.6 土地开发时序 | 第58-59页 |
6.7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商服用地价格个案分析 | 第59-71页 |
6.7.1 成本法确定包含评估地块在内的平均地价的下限 | 第60-61页 |
6.7.2 市场比较法确定地块价格 | 第61-65页 |
6.7.3 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等综合法求算土地价格 | 第65-71页 |
6.8 评估结果的综合评价 | 第71-72页 |
6.9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对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的建议 | 第73-77页 |
7.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 第73页 |
7.2 做好财税优惠政策的制定 | 第73-74页 |
7.3 把握土地出让的条件 | 第74页 |
7.4 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74页 |
7.5 加快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 | 第74-75页 |
7.6 加强风险防范 | 第75页 |
7.7 建立后运营管理机制 | 第75-76页 |
7.8 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1、结论 | 第77页 |
2、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