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1 文献收集法 | 第11页 |
1.2.2 实例研究法 | 第11页 |
1.2.3 交叉结合法 | 第11页 |
1.2.4 逻辑思维法 | 第11页 |
1.2.5 实践分析法 | 第11-12页 |
1.3 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完形设计的逻辑起点和背景分析 | 第16-22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完形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1 完形的概念溯源 | 第16页 |
2.2.2 完形的概念解读 | 第16页 |
2.2.3“完形”的主要学术领域 | 第16-17页 |
2.3 完形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 第17-20页 |
2.3.1“心物同型轮” | 第17-18页 |
2.3.2 视知觉组织原则 | 第18页 |
2.3.3 格式塔完形组织原则 | 第18-20页 |
2.4 建筑创作过程计中的完形设计 | 第20-21页 |
2.4.1 完形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依据 | 第20页 |
2.4.2 完形设计中的四种完形关系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场地与形体的完形 | 第22-41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形体的完形组织关系 | 第22-23页 |
3.2.1 相似原则 | 第22页 |
3.2.2 相似原则 | 第22页 |
3.2.3 连续原则 | 第22页 |
3.2.4 封闭原则 | 第22-23页 |
3.3 建筑与场地 | 第23-29页 |
3.3.1 融合关系 | 第24-26页 |
3.3.2 非相似与相似关系 | 第26-29页 |
3.4 功能与环境 | 第29-32页 |
3.4.1 流线 | 第29-31页 |
3.4.2 环境 | 第31-32页 |
3.5 形体与变形 | 第32-34页 |
3.6 设计实例—时利和研发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 第34-40页 |
3.6.1 项目定位 | 第34-36页 |
3.6.2 设计演变 | 第36-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空间与构件的完形 | 第41-6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空间的完形组织关系 | 第41-42页 |
4.2.1 封闭原则 | 第41页 |
4.2.2 相似原则 | 第41-42页 |
4.2.3 图底原则 | 第42页 |
4.3 空间界面与框架 | 第42页 |
4.4 构件 | 第42-45页 |
4.4.1 体块 | 第43页 |
4.4.2 板片 | 第43-44页 |
4.4.3 杆件 | 第44-45页 |
4.5 构件的组织 | 第45-54页 |
4.5.1 体块的组织 | 第45-48页 |
4.5.2 板片的组织 | 第48-50页 |
4.5.3 杆件的组织 | 第50-54页 |
4.6 构件的交接 | 第54-55页 |
4.7 设计实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环境整治定向安置房项目— 小区大门方案设计 | 第55-56页 |
4.7.1 设计演变 | 第55-56页 |
4.8 设计实例—敦煌东方国际大酒店方案设计 | 第56-60页 |
4.8.1 项目定位 | 第57页 |
4.8.2 设计演变 | 第57-6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建造与材料的完形 | 第61-77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材料的完形组织关系 | 第61-63页 |
5.2.1 变调原则 | 第61-62页 |
5.2.2 视觉原则 | 第62-63页 |
5.3 建筑的本体与建造 | 第63页 |
5.4 材料的组织 | 第63-70页 |
5.4.1 象征的建造 | 第64-65页 |
5.4.2 塑形的建造 | 第65-67页 |
5.4.3 结构的建造 | 第67-70页 |
5.5 设计实例——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环境整治定向安置房项目— A01公建方案设计 | 第70-76页 |
5.5.1 项目定位 | 第70-72页 |
5.5.2 设计演变 | 第72-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意象与叙事的完形 | 第77-92页 |
6.1 引言 | 第77页 |
6.2 意象的完形组织关系 | 第77-78页 |
6.2.1 同构原则 | 第77-78页 |
6.2.2 整体原则 | 第78页 |
6.2.3 简化原则 | 第78页 |
6.3 形式与意象 | 第78-79页 |
6.4 意象的载体 | 第79-83页 |
6.4.1 平面的意象 | 第79-80页 |
6.4.2 立面的意象 | 第80-81页 |
6.4.3 形体的意象 | 第81-83页 |
6.5 文化与叙事 | 第83-87页 |
6.6 设计实例—台儿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规划方案 | 第87-91页 |
6.6.1 项目定位 | 第87-88页 |
6.6.2 设计演变 | 第88-91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7章 总结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