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客家语论文

永定客家方言比较句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一、永定县人文地理概况第9页
    二、闽西客家方言语法研究概况第9-10页
    三、闽西客家方言比较句研究概况第10-11页
    四、永定客家方言比较句研究概况第11-12页
    五、本文的结构框架第12-13页
    六、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以及材料和标注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论文的语料来源与标注第14-15页
第一章 永定客家方言平比句第15-33页
    第一节 “(一)般般”句第15-23页
        一、A+同/像/得+B+(一)般般+C第15-21页
        二、数量名词/人称代词复数+(一)般般+C第21-23页
    第二节 “平”字句第23-27页
        一、A+得+B+平(平)+C第23-25页
        二、数量名词/人称代词复数+平+形容词第25-27页
    第三节 “有”字句第27-28页
    第四节 永定客话平比句与闽西其它客话以及普通话的区别第28-33页
        一、永定客话平比句与闽西其它客话的区别第28-29页
        二、永定客话平比句与普通话的区别第29-33页
第二章 永定客家方言差比句第33-49页
    第一节 胜过句第33-42页
        一、A+形容词+过+B第33-36页
        二、A+比+B+W第36-39页
        三、永定客话"过"的语法化第39-42页
    第二节 不及句第42-46页
        一、A当B唔得第43页
        二、A比B晤上第43-44页
        三、A+毛+人称代词+解+W第44-45页
        四、A+毛+得+B+般+W第45页
        五、"不及"句的疑问形式第45-46页
    第三节 永定客话差比句与闽西其它地区客家话以及普通话的区别第46-49页
        一、与闽西其它客话的区别第46-47页
        二、与普通话的区别第47-49页
第三章 永定客家方言极比句第49-55页
    第一节 永定客家方言极比句句式分析第49-52页
        一、A+比+B+都+(过)+形容词第49-51页
        二、“A+赛过/赢过+B”句第51-52页
    第二节 与闽西其它地区客家话以及普通话的区别第52-55页
        一、与永定客话极比句与闽西其它客话极比句比较第52-53页
        二、永定客话极比句与普通话极比句比较第53-55页
第四章 永定客话比较句的语义语用分析第55-67页
    第一节 永定客话比较句的语义分析第55-56页
        一、比较参项的语义分析第55页
        二、比较点的语义分析第55-56页
    第二节 永定客话比较句的语用功能第56-67页
        一、语用因素影响的永定客话比较句第57-60页
        二、构成一定修辞格的语用功能第60-61页
        三、预设第61-63页
        四、礼貌原则第63-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个人简历第7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熙字典》与《汉语大字典》宀部字比较研究
下一篇:方位词“左”的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