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 培养过程中克服褐变措施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7-21页 |
2.2.1 外植体消毒灭菌 | 第17-18页 |
2.2.2 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诱导处理 | 第18-19页 |
2.2.3 褐化现象的防治 | 第19页 |
2.2.4 生根培养 | 第19页 |
2.2.5 炼苗及移栽管理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不同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 不同激素以及pH组合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22-26页 |
3.2.1 不同激素以及pH组合对花梗的影响 | 第22-24页 |
3.2.2 不同激素以及pH组合对叶片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1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蝴蝶兰花梗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蝴蝶兰叶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 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球茎增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生根培养 | 第29-31页 |
3.6 炼苗 | 第31-32页 |
4 结论 | 第32-33页 |
4.1 不同灭菌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32页 |
4.2 不同激素以及pH组合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32页 |
4.3 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球茎增值的影响 | 第32页 |
4.4 不同激素对蝴蝶兰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32页 |
4.5 不同炼苗方式对蝴蝶兰移栽苗的影响 | 第32-33页 |
5 讨论 | 第33-37页 |
5.1 不同激素及pH组合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33-34页 |
5.2 不同培养基对蝴蝶兰外植体的影响 | 第34-35页 |
5.3 不同激素对蝴蝶兰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附图 | 第43-5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