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文章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隐名出资人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5-18页 |
一、隐名出资人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隐名出资人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6-17页 |
三、隐名出资人的法律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隐名出资人的类型 | 第18-19页 |
一、合法的隐名出资人和不合法的隐名出资人 | 第19页 |
二、完全的隐名出资人和不完全的隐名出资人 | 第19页 |
三、委托型的隐名出资人和挂靠型的隐名出资人 | 第19页 |
第三节 隐名出资人产生的原因 | 第19-22页 |
一、利益驱动 | 第19-20页 |
二、规避法律法规 | 第20-21页 |
三、其他原因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的现状 | 第22-28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2-24页 |
一、国外关于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的规定 | 第22-23页 |
二、我国关于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的规定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隐名出资人权益保护的司法现状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我国隐名出资人权益受限的原因 | 第26-28页 |
一、立法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二、隐名出资人的身份不明确 | 第27页 |
三、救济途径少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界定 | 第28-38页 |
第一节 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学理争论 | 第28-32页 |
一、实质说 | 第28-30页 |
二、形式说 | 第30-31页 |
三、区别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国外关于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 第32-33页 |
一、英美法系 | 第32页 |
二、大陆法系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我国关于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认定 | 第33-37页 |
第四节 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的认定标准——修正形式说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隐名出资人权益的保护——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制度的引入 | 第38-53页 |
第一节 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制度 | 第38-40页 |
一、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 第38-39页 |
二、隐名投资股权信托的法律关系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制度引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隐名投资股权信托的类型 | 第41-44页 |
一、自主的隐名投资股权信托 | 第41页 |
二、非自主的隐名投资股权信托 | 第41-44页 |
第四节 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制度的设计 | 第44-53页 |
一、隐名投资股权信托合同 | 第44-46页 |
二、隐名投资股权信托模式下隐名出资人的权利 | 第46-49页 |
三、隐名投资股权信托登记 | 第49-51页 |
四、隐名投资股权信托的终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