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3-2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六、论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公司对外担保的概述 | 第20-3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20-23页 |
一、两则案例 | 第20-22页 |
二、案例评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公司对外担保研究 | 第23-24页 |
一、公司对外担保的内涵 | 第23页 |
二、公司对外担保的类型 | 第23-24页 |
三、公司对外担保的利弊风险 | 第24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担保能力态度的变迁历程 | 第24-27页 |
一、对公司担保能力态度的转变——从否定到肯定 | 第24-26页 |
二、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新旧公司法实施期间各级法院的判例研究 | 第27-32页 |
一、1993年《公司法》实施期间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 第27-28页 |
二、2005年《公司法》实施以来的判例 | 第28-32页 |
第五节 从比较法角度考量公司对外担保制度 | 第32-36页 |
一、美国模式下的公司担保制度 | 第33页 |
二、英国模式下的公司担保制度 | 第33-34页 |
三、法国模式下的公司担保制度 | 第34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担保制度 | 第34页 |
五、从比较法角度对各国公司对外担保模式的评析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对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范性质的法理分析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种类和价值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公司法》第16条之法律规范性质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公司违反公司章程对外担保效力的不同情形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公司章程的性质解读 | 第41-42页 |
一、公司章程性质的两种学说 | 第41-42页 |
二、公司章程性质的界定 | 第42页 |
第二节 公司对外担保违反公司章程的具体情形 | 第42-46页 |
一、公司章程未规定公司可以对外担保情形 | 第42-43页 |
二、公司对外担保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担保数额情形 | 第43-44页 |
三、公司对外担保所做决议有瑕疵的情形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影响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其他因素 | 第46-49页 |
第一节 担保债权人的审查义务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担保债权人的主观态度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特殊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研究 | 第49-52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特殊规定 | 第49-50页 |
第二节 专业性的担保公司对外担保合同的效力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关于完善《公司法》第16条下公司对外担保效力的立法建议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