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具有一侧渗液侧面的微小矩形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第12-15页
        1.2.1 PEMFC发展史第12-13页
        1.2.2 PEMFC工作原理及结构第13-15页
    1.3 PEMFC水管理问题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6-17页
    1.5 相关研究现状第17-32页
        1.5.1 液滴在固体表面特性的研究第17-24页
        1.5.2 PEMFC阴极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研究第24-31页
        1.5.3 前人研究小结及本文将进行工作展望第31-32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2-34页
        1.6.1 研究目标第32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1.6.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33-34页
    1.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单一液滴理论研究及可视化实验系统第35-51页
    2.1 表面张力的理论基础第35-38页
        2.1.1 表面张力第35-36页
        2.1.2 表面张力影响因素分析第36-37页
        2.1.3 表面张力的测量第37-38页
    2.2 接触角第38-42页
        2.2.1 接触角定义及特点第38-39页
        2.2.2 接触角的测定第39-41页
        2.2.3 接触角滞后现象第41-42页
    2.3 理论分析第42-48页
        2.3.1 Young方程第43-46页
        2.3.2 液滴受力分析第46-48页
    2.4 实验系统的建立第48-50页
        2.4.1 实验方法第48-49页
        2.4.2 实验步骤第49页
        2.4.3 实验数据的测量第49-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单一液滴可视化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71页
    3.1 亲水性表面实验结果分析第52-58页
    3.2 疏水性表面实验结果分析第58-64页
        3.2.1 底孔直径100微米疏水性表面实验结果分析第58-63页
        3.2.2 底孔直径200微米疏水性表面实验结果分析第63-64页
    3.3 亲水性表面与疏水性表面实验结果比较第64-69页
    3.4 实验误差分析第69-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微小流道气液两相流动实验系统的建立第71-78页
    4.1 实验装置第71-73页
        4.1.1 实验系统第71-72页
        4.1.2 可视化实验段第72-73页
        4.1.3 流道内流动的可视化第73页
    4.2 实验参数及实验工况的选取第73-76页
    4.3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微小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实验结果分析及理论研究第78-107页
    5.1 流型定义第78-79页
    5.2 不同参数下流型研究第79-96页
        5.2.1 渗液侧面未浸润PTFE时的流型研究第80-88页
        5.2.2 渗液侧面浸润PTFE时的流型研究第88-96页
    5.3 压力降及其波动特性研究第96-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2页
    6.1 本文结论第107-109页
    6.2 本文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09-110页
    6.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同轴电喷-去模板法制备核壳纳米颗粒及其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图像分割中的变分模型与快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