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Ad Hoc路由算法和拓扑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无线 AD HOC 网络第12-22页
        1.2.1 无线 Ad Hoc 网络概述第12-14页
        1.2.2 无线 Ad Hoc 的特点第14-17页
        1.2.3 无线 Ad Hoc 网络的应用第17-19页
        1.2.4 无线 Ad Hoc 网络的关键技术第19-22页
    1.3 无线 AD HOC 网络路由和拓扑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第22-29页
        1.3.1 无线 Ad Hoc 网络算法所具备的特性第22-23页
        1.3.2 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第23-29页
    1.4 主要研究工作和关键技术第29-30页
    1.5 课题来源和论文结构第30-33页
第2章 无线 AD HOC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第33-47页
    2.1 无线 AD HOC 网络的体系结构第33-38页
        2.1.1 无线 Ad Hoc 网络节点的结构第33页
        2.1.2 无线 Ad Hoc 网络的拓扑结构第33-35页
        2.1.3 无线 Ad Hoc 网络的协议栈第35-38页
    2.2 无线 AD HOC 网络的路由算法第38-45页
        2.2.1 无线 Ad Hoc 路由协议的分类第38-40页
        2.2.2 常见的表驱动路由协议第40-43页
        2.2.3 按需路由协议第43-45页
        2.2.4 混合路由协议第45页
        2.2.5 路由协议性能比较第45页
    2.3 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基于蚁群优化的 AD HOC 路由算法研究第47-70页
    3.1 引言第47页
    3.2 蚁群优化算法第47-53页
        3.2.1 基本原理第48-49页
        3.2.2 数学模型第49-51页
        3.2.3 蚁群算法在无线 Ad Hoc 网络的应用第51-53页
    3.3 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 AD HOC 多路径路由算法第53-68页
        3.3.1 定义第53-54页
        3.3.2 蚂蚁分组第54-55页
        3.3.3 概率路由表第55页
        3.3.4 算法规则第55-58页
        3.3.5 算法操作第58-64页
        3.3.6 实验测试仿真第64-68页
    3.4 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基于能量均衡和移动预测的拓扑控制算法研究第70-96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网络模型和能量模型第70-72页
        4.2.1 网络模型第70-71页
        4.2.2 网络的能量模型第71-72页
    4.3 拓扑控制第72-79页
        4.3.1 拓扑控制的目标第73-75页
        4.3.2 网络拓扑控制应关注的问题第75-76页
        4.3.3 典型拓扑控制算法第76-79页
    4.4 基于能量均衡的动态拓扑控制第79-85页
        4.4.1 相关定义第79-80页
        4.4.2 算法思想和实现第80-81页
        4.4.3 仿真实验第81-85页
    4.5 节点移动模型与预测第85-88页
        4.5.1 节点的移动模型第85-86页
        4.5.2 节点移动预测第86-88页
    4.6 基于能量均衡和移动预测的拓扑控制第88-91页
        4.6.1 定义第88-89页
        4.6.2 算法思想和实现第89-91页
    4.7 仿真实验第91-94页
        4.7.1 仿真场景和参数第91页
        4.7.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91-94页
    4.8 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最小化路径干扰的拓扑控制算法第96-111页
    5.1 干扰问题分析第96-98页
    5.2 典型的基于干扰的拓扑控制算法第98-103页
    5.3 算法思想和实现第103-110页
        5.3.1 网络干扰模型第103-105页
        5.3.2 算法思想第105-106页
        5.3.3 算法分析第106页
        5.3.4 仿真结果第106-110页
    5.4 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研究工作总结和展望第111-113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111-112页
    6.2 研究工作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目视觉的管路数字化测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重型柴油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