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病菌不同宿主来源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18页
    1.1 稻瘟病菌概述第11页
    1.2 稻瘟病菌不同宿主来源菌株之间的分类关系第11-12页
    1.3 稻瘟病菌分泌蛋白与效应因子第12-13页
    1.4 转座子与病原菌快速进化的关系第13-14页
    1.5 比较基因组学与群体遗传学在研究宿主-病原菌互作中的应用第14-15页
    1.6 碳代谢基因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 (CAZYMES)第15页
    1.7 宿主驯化对病原菌的进化影响第15-16页
    1.8 本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材料第18-20页
        2.1.1 菌株与植物材料第18页
        2.1.2 质粒第18-19页
        2.1.3 培养基第19页
        2.1.4 试剂第19-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2.1 不同来源稻瘟病菌菌株的形态学比较第20-21页
            2.2.1.1 不同来源稻瘟病菌菌株的生长速度测定第20页
            2.2.1.2 菌丝形态比较第20页
            2.2.1.3 孢子形态观察第20页
            2.2.1.4 交配型测定试验第20-21页
        2.2.2 不同来源稻瘟病菌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第21页
        2.2.3 稻瘟病菌不同来源菌株的全基因组比较第21-22页
            2.2.3.1 碳代谢相关基因的预测第21页
            2.2.3.2 全基因组SNP分析与基于SNP序列的进化树构建第21页
            2.2.3.3 稻瘟病菌染色体重排第21-22页
            2.2.3.4 分泌蛋白预测与菌株间比较第22页
            2.2.3.5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微进化分析第22页
            2.2.3.6 稻瘟病菌全基因组重复元件分析第22页
        2.2.4 稻瘟病菌异源互补第22-23页
        2.2.5 转化载体构建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44页
    3.1 不同来源菌株的形态、分类和宿主专一性特点第24-26页
    3.2 不同宿主来源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亲缘关系第26-28页
    3.3 稻瘟病菌不同来源菌株与70-15相比的染色体重排第28-30页
    3.4 碳代谢相关基因CAZYMES 比较第30-31页
    3.5 稻瘟病菌全基因组SNP分布第31-33页
    3.6 差异基因分析与功能注释第33-35页
    3.7 分泌蛋白谱比较第35-39页
    3.8 转座子在全基因组的插入情况第39-40页
    3.9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微进化第40-44页
4 讨论第44-48页
    4.1 不同来源菌株的形态学与营养方式差异第44-45页
    4.2 稻瘟病菌的遗传进化与自然选择第45-46页
    4.3 稻瘟病菌分泌蛋白组的快速进化第46页
    4.4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微进化第46-48页
5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第54-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瘟病菌中蛋白激酶MoKin1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江苏油田技能后备人才职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