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3-15页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工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动因的比较分析第18-28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的国际化历程第18-21页
        2.2.1 汇丰银行国际化历程第18-20页
        2.2.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历程第20-21页
    2.3 工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程度的比较第21-23页
    2.4 工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动因的异同点第23-27页
        2.4.1 工商银行国际化动因第23-24页
        2.4.2 汇丰银行国际化动因第24-26页
        2.4.3 工行与汇丰国际化动因特点对比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工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路径的比较分析第28-37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汇丰银行国际化路径第28-32页
        3.2.1 汇丰银行国际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第28-30页
        3.2.2 汇丰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特点第30-32页
    3.3 工商银行国际化路径第32-34页
        3.3.1 申设海外机构与海外银行收购并举第32-33页
        3.3.2 工商银行国际化路径的特点第33-34页
    3.4 工行与汇丰银行国际化路径的异同点第34-35页
        3.4.1 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方式第34-35页
        3.4.2 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区位选择第35页
        3.4.3 国际化并购后对被并购方的整合第35页
        3.4.4 推进国际化后的管理模式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工行与汇丰银行并购绩效的比较第37-43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财务指标法第37-38页
    4.3 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第38-39页
        4.3.1 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4.3.2 股权收益率模型的测量方法第39页
    4.4 工行与汇丰银行并购绩效的测量第39-42页
        4.4.1 汇丰银行并购绩效测量第39-41页
        4.4.2 工银亚洲并购绩效测量第41-42页
    4.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工商银行国际化的问题与建议第43-48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5.2.1 国际化起步晚第43页
        5.2.2 业务创新能力较低第43-44页
        5.2.3 海外经营管理模式有待改善第44页
        5.2.4 海外政府设立诸多壁垒第44页
    5.3 对于工商银行国际化的建议第44-46页
        5.3.1 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第44-45页
        5.3.2 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45页
        5.3.3 试行本土化管理第45页
        5.3.4 强化并购后整合第45-46页
        5.3.5 实现业务多元化第46页
        5.3.6 在国际化过程中注意规避风险第46页
        5.3.7 强化品牌建设第46页
    5.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卓越信用运营体系重构研究
下一篇:网络团购中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