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模拟氮沉降对森林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1 氮沉降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外模拟氮沉降对森林的影响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模拟氮沉降对森林的影响研究 | 第14-15页 |
1.3 凋落物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1 凋落物概述 | 第15-16页 |
1.3.2 国外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国内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凋落物养分动态研究 | 第16-18页 |
1.4.1 凋落物养分动态概述 | 第16-17页 |
1.4.2 凋落物养分动态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模拟氮沉降下森林凋落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因子研究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20-21页 |
2.1.3 土壤状况 | 第21页 |
2.1.4 植被状况 | 第21页 |
2.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2.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2.2.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2.3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3.1 试验选择和设置 | 第22-23页 |
2.3.2 试验样地调查 | 第23页 |
2.3.3 模拟氮沉降方法 | 第23-24页 |
2.3.4 凋落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4页 |
2.3.5 凋落物样品的化学分析 | 第24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51页 |
3.1 氮沉降下凋落物质量残留率 | 第25-28页 |
3.1.1 凋落物枝残留率 | 第25-26页 |
3.1.2 凋落物叶残留率 | 第26页 |
3.1.3 凋落物果残留率 | 第26-28页 |
3.2 凋落物C元素含量变化 | 第28-32页 |
3.2.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C元素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3.2.2 氮沉降凋落物C元素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3.2.3 氮沉降凋落物C元素释放规律 | 第30-32页 |
3.3 凋落物N元素含量变化 | 第32-36页 |
3.3.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N元素含量变化 | 第32-33页 |
3.3.2 氮沉降凋落物N元素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3.3.3 氮沉降凋落物N元素释放规律 | 第34-35页 |
3.3.4 模拟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N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凋落物P元素含量变化 | 第36-40页 |
3.4.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P元素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3.4.2 氮沉降凋落物P元素含量变化 | 第37-38页 |
3.4.3 氮沉降凋落物P元素释放规律 | 第38-40页 |
3.5 凋落物K元素含量变化 | 第40-43页 |
3.5.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K元素含量变化 | 第40-41页 |
3.5.2 氮沉降凋落物K元素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3.5.3 氮沉降凋落物K元素释放规律 | 第42-43页 |
3.6 凋落物Ca元素含量变化 | 第43-48页 |
3.6.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Ca元素含量变化 | 第43-45页 |
3.6.2 氮沉降凋落物Ca元素含量变化 | 第45-46页 |
3.6.3 氮沉降凋落物Ca元素释放规律 | 第46-48页 |
3.7 凋落物Mg元素含量变化 | 第48-51页 |
3.7.1 原始状态下凋落物各组分Mg元素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3.7.2 氮沉降凋落物Mg元素含量变化 | 第49-50页 |
3.7.3 氮沉降凋落物各Mg元素释放规律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4.1 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4.2 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分解后养分元素的影响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