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落叶松论文--兴安落叶松论文

兴安落叶松根系结构及固土力学特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2页
1 引言第12-21页
    1.1 根系研究方法进展第13-14页
    1.2 根系形态结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根系固土力学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1 林木根系固土力学基础第16页
        1.3.2 单根抗拉强度第16-17页
        1.3.3 根土复合体力抗剪切力学研究第17页
    1.4 根-土力学模型第17-20页
        1.4.1 须根理论模型第17-18页
        1.4.2 垂直根系木本植物根-土相互作用力模型第18页
        1.4.3 水平根系木本植物根-土相互作用力模型第18-20页
    1.5 根系研究展望第20-21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第21-3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页
    2.2 研究目标第21-22页
    2.3 研究内容第22页
    2.4 试验方法第22-34页
        2.4.1 兴安落叶松树种根系形态调查及垂直分布结构第22-26页
            2.4.1.1 根系形态结构调查样地及标准木选择第22-23页
            2.4.1.2 根系形态样调查方法第23-24页
            2.4.1.3 根系形态和根型分类方法第24-25页
            2.4.1.4 兴安落叶松垂直根系分布特征第25-26页
        2.4.2 兴安落叶松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的研究方法第26-30页
            2.4.2.1 根系抗拉力学实验材料第26-27页
            2.4.2.2 根系抗拉力学实验仪器第27-28页
            2.4.2.3 兴安落叶松根系抗拉力学试验方法第28-29页
            2.4.2.4 室内单根拉伸及疲劳拉伸试验设计第29-30页
        2.4.3 根系-土壤复合体抗剪强度特性研究方法第30-33页
            2.4.3.1 根系-土壤复合体实验材料与试样制备第30-31页
            2.4.3.2 三轴剪切试验仪器及操作步骤第31-32页
            2.4.3.3 三轴剪切试验设计第32-33页
        2.4.4 技术路线图第33-34页
3 兴安落叶松根系形态结构分析第34-58页
    3.1 兴安落叶松根系形态特征分析第34-47页
        3.1.1 兴安落叶松根系数量特征分析第34-37页
        3.1.2 兴安落叶松根系基部直径与胸径关系第37-38页
        3.1.3 兴安落叶松根系直径随根长变化分析第38-39页
        3.1.4 兴安落叶松根系径级与根长关系第39-41页
        3.1.5 兴安落叶松各径级根系比根长分析第41-42页
        3.1.6 兴安落叶松根系体积比分析第42-43页
        3.1.7 兴安落叶松单株根系生物量及质量密度分析第43-46页
            3.1.7.1 不同径级根系干物质及单株生物量第43-45页
            3.1.7.2 兴安落叶松根系质量密度分析第45-46页
        3.1.8 兴安落叶松单株根系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第46-47页
    3.2 兴安落叶松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第47-54页
        3.2.1 兴安落叶松根长及根长密度随土层变化分析第48-50页
        3.2.2 兴安落叶松根系干物质与根质量密度随土层变化分析第50-51页
        3.2.3 兴安落叶松根系体积比随土层深度变化分析第51-52页
        3.2.4 兴安落叶松根系垂直分布模型第52-54页
    3.3 兴安落叶松根系结构三维模型分析第54-56页
        3.3.1 兴安落叶松根系结构三维模型第54-56页
    3.4 根系形态结构小结第56-58页
4 兴安落叶松根系拉伸力学特性第58-86页
    4.1 兴安落叶松根系抗拉力分析第59-63页
        4.1.1 最大抗拉力与直径的关系第59-61页
        4.1.2 最大抗拉力与不同标距的关系第61-62页
        4.1.3 最大抗拉力与拉伸速率关系第62-63页
    4.2 兴安落叶松根系抗拉强度分析第63-67页
        4.2.1 最大抗拉强度与直径关系第64-65页
        4.2.2 最大抗拉强度标距关系第65-66页
        4.2.3 最大抗拉强度与拉伸速率关系第66-67页
    4.3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第67-76页
        4.3.1 不同径级根系应力-应变分析第67-68页
        4.3.2 不同标距根系应力-应变分析第68页
        4.3.3 不同拉伸速率下根系应力-应变分析第68-69页
        4.3.4 兴安落叶松根系延伸率和弹性模量分析第69-71页
        4.3.5 影响兴安落叶松根系抗拉特性因素分析第71-76页
    4.4 兴安落叶松根系轴向疲劳力学特性第76-80页
        4.4.1 根系循环拉伸前后力学性能比较第76-78页
        4.4.2 兴安落叶松根系循环拉伸应力应变分析第78-80页
    4.5 兴安落叶松根土复合体抗剪切特性分析第80-84页
        4.5.1 根土复合体的主应力差-轴向应变关系第80-83页
        4.5.2 根土复合体抗剪切强度指标分析第83-84页
        4.5.3 根土复合体抗剪切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84页
    4.6 兴安落叶松根系固土力学小结第84-8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86-88页
    5.1 结论第86-87页
    5.2 讨论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作者简介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