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基于广义费用的道路客运经济运距测量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研究概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2.3 研究述评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运输经济理论及道路客运理论概述第19-28页
    2.1 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运输经济理论第19-22页
        2.1.1 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理论第19-21页
        2.1.2 道路运输幅员经济理论第21页
        2.1.3 道路运输距离经济理论第21-22页
    2.2 道路客运理论概述第22-28页
        2.2.1 道路客运系统构成第22-23页
        2.2.2 道路客运分类及范围界定第23-26页
        2.2.3 道路班车客运理论概述第26-28页
第三章 道路旅客运输的经济运距分析第28-41页
    3.1 与运输经济运距有关的概念界定第28-29页
        3.1.1 运距第28页
        3.1.2 平均运距第28-29页
        3.1.3 经济运距第29页
    3.2 道路旅客运输平均运距现状分析第29-39页
        3.2.1 道路旅客运输整体平均运距现状分析第29-31页
        3.2.2 道路班车客运平均运距现状分析第31-37页
        3.2.3 道路旅客运输平均运距评述第37-38页
        3.2.4 道路旅客运输平均运距被低估的可能原因及对策建议第38-39页
    3.3 道路旅客运输经济运距分析第39-41页
        3.3.1 道路客运供给角度的经济运距分析第39-40页
        3.3.2 道路客运需求角度的经济运距分析第40-41页
第四章 道路旅客运输经济运距的传统测算方法分析第41-45页
    4.1 道路客运经济运距的传统测算方法第41-43页
        4.1.1 成本距离法第41-42页
        4.1.2 效用函数法第42页
        4.1.3 运量分担率法第42-43页
    4.2 客运经济运距传统测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必要性第43-45页
第五章 基于广义费用的道路客运经济运距测量模型构建第45-59页
    5.1 广义费用理论概述第45-46页
        5.1.1 广义费用理论第45页
        5.1.2 广义费用算法原则第45-46页
    5.2 广义费用模型应用于道路客运经济运距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46-47页
        5.2.1 理论可行性第46页
        5.2.2 实际可行性第46-47页
    5.3 道路客运广义费用构成第47-52页
        5.3.1 道路客运广义费用的组成要素第47-48页
        5.3.2 广义费用因素量化第48-51页
        5.3.3 旅客时间价值第51-52页
    5.4 基于广义费用的道路客运经济运距测量模型构建及求解第52-56页
        5.4.1 基本假定第52页
        5.4.2 模型表达第52-53页
        5.4.3 权重系数确定第53-54页
        5.4.4 参数确定第54-55页
        5.4.5 模型求解第55-56页
    5.5 模型应用的实证分析第56-59页
        5.5.1 相关参数确定第57-58页
        5.5.2 几点说明第58-59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6.1 研究成果第59页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隧道通风中活塞风和自然风的互补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