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三)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 一、 古代中国与海洋因素 | 第12-16页 |
| (一) 初识海洋与最初海洋观念的萌芽 | 第12页 |
|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唐、宋、元时期的海洋观念 | 第12-13页 |
| (三) 郑和下西洋 | 第13-14页 |
| (四) 马背民族的困惑 | 第14-16页 |
| 二、 近代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构建中海权因素的发展 | 第16-44页 |
| (一) 惊恐中的彷徨 | 第16-20页 |
| 1. 第一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 第16-17页 |
| 2. 对“以守为战”的反思 | 第17页 |
| 3.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第17-19页 |
| 4. 呐喊后的彷徨 | 第19-20页 |
| (二) 外强中干的海防 | 第20-32页 |
| 1. 恒古未有之变局 | 第20-21页 |
| 2. 传统海洋观艰难的近代转型 | 第21-24页 |
| 3. 建立近代海防最初的努力 | 第24-29页 |
| 4. 两种海军战略的对抗 | 第29-32页 |
| (三) 海权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萌芽 | 第32-44页 |
| 1. 海权思想的传入 | 第32-34页 |
| 2. 甲午战后晚清海洋观转变的特点 | 第34-36页 |
| 3. 海权思想与近代中国领土主权构建的再造 | 第36-44页 |
| 三、 近代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构建中海权因素缺失的分析 | 第44-49页 |
| (一) 以农立国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海权的发展 | 第44-45页 |
| (二) 海陆复合型的地缘特点分散了对于海洋的关注 | 第45-46页 |
| (三) 儒家思想的保守观念束缚了海洋观的转型 | 第46-47页 |
| (四) 晚清国家机器的弱化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注释 | 第51-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