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寺旅游特点新探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视角及创新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唐代佛寺的旅游功能 | 第16-46页 |
第一节 寺院饮食 | 第16-24页 |
一、素斋 | 第16-19页 |
二、品茶 | 第19-23页 |
三、其它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寺院住宿 | 第24-36页 |
一、避暑纳凉(消遣性) | 第24-28页 |
二、读书习业(学习性) | 第28-31页 |
三、路经投宿(临时性) | 第31-33页 |
四、其它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寺院游览 | 第36-46页 |
一、山水园林 | 第36-41页 |
二、寺院建筑及收藏 | 第41-43页 |
三、其它 | 第43-46页 |
第二章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概况 | 第46-68页 |
第一节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主要人群 | 第46-59页 |
一、帝王旅游者 | 第46-50页 |
二、官僚士大夫阶层 | 第50-53页 |
三、普通民众 | 第53-55页 |
四、妇女阶层 | 第55-59页 |
第二节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主要时间 | 第59-62页 |
一、为逐春风入香刹之春游 | 第59-61页 |
二、瑟瑟秋风,悲喜交加之寺院秋游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代表人物 | 第62-68页 |
一、处士张祜 | 第62-64页 |
二、唐代寺院旅游专业人士——段成式与《寺塔记》 | 第64-68页 |
第三章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特点及影响 | 第68-78页 |
第一节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特点 | 第68-73页 |
一、近便性与世俗化的结合 | 第68-69页 |
二、开放性与差别化的并存 | 第69-71页 |
三、“野寺”游览——独特的旅游韵味 | 第71-73页 |
第二节 唐代佛寺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73-78页 |
一、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第73-74页 |
二、有利于巩固唐王朝的统治 | 第74-75页 |
三、丰富唐人的日常生活 | 第75-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