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机制的构建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8-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本文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1-13页
        1.2.1 基本方法第11页
        1.2.2 研究思路第11-13页
第2章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公民有序参与的理论基础第13-21页
    2.1 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第13-14页
        2.1.1 危机的涵义第13-14页
        2.1.2 公共危机的概念第14页
    2.2 相关概念的理解第14-17页
        2.2.1 公民参与的概念第14-15页
        2.2.2 对公民有序参与的分析第15-16页
        2.2.3 公共危机管理对公民有序参与的实质要求第16-17页
    2.3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2.3.1 公民社会理论第17-18页
        2.3.2 参与阶梯理论第18-20页
        2.3.3 协同治理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问题第21-28页
    3.1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内容、特点和形式第21-24页
        3.1.1 从汶川地震救助中分析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容第21-22页
        3.1.2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形式第22-24页
    3.2 从汶川地震看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第24-25页
        3.2.1 弥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解决政府“失效”问题第24页
        3.2.2 提高社会的自我救助能力第24页
        3.2.3 利于确保危机管理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第24-25页
        3.2.4 有效降低危机管理成本第25页
        3.2.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25页
    3.3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成绩及不足第25-28页
        3.3.1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已取得的成绩第25-26页
        3.3.2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第4章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局限及制约因素分析第28-36页
    4.1 从汶川地震中分析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呈现出的新特点第28-30页
        4.1.1 公民危机参与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能力在提高第29页
        4.1.2 公民参与的理性程度在增加第29页
        4.1.3 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互动程度有提高第29-30页
        4.1.4 公民参与的范围在扩大第30页
    4.2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0-36页
        4.2.1 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的法律依据不足第30-31页
        4.2.2 公民参与的观念障碍第31-32页
        4.2.3 政府对公民参与效果的不肯定第32-33页
        4.2.4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中无序现象普遍第33-34页
        4.2.5 危机管理知识和训练不足,部分公民参与能力较弱第34-35页
        4.2.6 政府对公民参与危机管理缺乏支持第35-36页
第5章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机制的构建第36-44页
    5.1 树立正和博弈的参与理念第36-37页
    5.2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第37-40页
        5.2.1 建立权责关系明晰的组织领导机构第37-38页
        5.2.2 完善信息公开制第38-39页
        5.2.3 建立公民参与激励机制第39页
        5.2.4 建立公民危机责任制第39-40页
    5.3 增强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化程度第40-41页
        5.3.1 NGO 组织的发展第40-41页
        5.3.2 拓宽社区及居委会等多种组织形式第41页
    5.4 优化社会动员机制第41-44页
        5.4.1 提升公民参与责任意识第41-42页
        5.4.2 提高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第42页
        5.4.3 增强公民参与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第42-44页
第6章 总结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佛山市禅城区大部门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