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革命传统教育论文

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9-19页
    1.1 问题的源起及研究价值第9-12页
        1.1.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1.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2 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研究现状述评第12-17页
        1.2.1 关于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基本内涵第12-13页
        1.2.2 关于民族精神教育与红色资源的内在关联第13-14页
        1.2.3 关于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基本功能第14页
        1.2.4 关于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行机制第14-15页
        1.2.5 关于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实现途径第15-17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3.1 基本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基本内涵第19-25页
    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19-20页
    2.2 红色资源的界说第20-25页
        2.2.1 红色资源的基本内涵第20-22页
        2.2.2 红色资源的分类维度第22-23页
        2.2.3 红色资源的基本特点第23-25页
第3章 民族精神教育与红色资源的内在关联第25-32页
    3.1 红色资源保证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向第25-27页
        3.1.1 红色资源蕴含着民族精神的内涵第25-26页
        3.1.2 红色资源促进民族精神持续升华第26-27页
    3.2 红色资源丰富了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3.2.1 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27-28页
        3.2.2 利用红色资源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第28页
        3.2.3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第28页
    3.3 红色资源优化了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第28-30页
        3.3.1 红色资源是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载体第29页
        3.3.2 红色资源是民族精神教育的物质载体第29-30页
    3.4 红色资源提升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第30-32页
        3.4.1 促使民族精神核心成分的强化第30-31页
        3.4.2 促使民族精神内容的不断扬弃第31-32页
第4章 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的基本功能第32-39页
    4.1 引导传播功能第32-34页
        4.1.1 保证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向第32页
        4.1.2 引导主流价值理念的传播第32-34页
    4.2 道德教育功能第34-36页
        4.2.1 进行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第34页
        4.2.2 开展团结互助的道德教育第34-35页
        4.2.3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教育第35页
        4.2.4 推进诚实守信诚信的教育第35-36页
    4.4 示范法纪功能第36-37页
        4.4.1 良好的法纪示范效应第36页
        4.4.2 推动法纪教育的发展第36-37页
    4.5 发展提升功能第37-39页
        4.5.1 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第38页
        4.5.2 坚定民族精神教育的信念第38-39页
第5章 民族精神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行机制第39-45页
    5.1 领导保障机制第39-40页
        5.1.1 实行有效领导第39-40页
        5.1.2 建立规范保障第40页
    5.2 创新育人机制第40-42页
        5.2.1 教育形式的创新第41-42页
        5.2.2 教育过程的创新第42页
    5.3 效果评估机制第42-45页
        5.3.1 是否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第43页
        5.3.2 是否提高社会认识和觉悟第43-44页
        5.3.3 看是否促进了人们的团结第44页
        5.3.4 是否加深人们的和平意识第44-45页
第6章 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路径选择第45-52页
    6.1 学校教育:推动红色资源的利用第45-48页
        6.1.1 充分利用书本的基础作用第45-46页
        6.1.2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第46页
        6.1.3 凸显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第46-47页
        6.1.4 彰显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第47-48页
    6.2 社会环境:助推良好氛围的形成第48-50页
        6.2.1 单位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第48页
        6.2.2 政府保驾护航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第48-50页
        6.2.3 社区为民族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第50页
    6.3 个人角色:学习相关知识的自觉第50-52页
        6.3.1 个人要积极的去认识红色资源第51页
        6.3.2 在生活中要积极的践行所学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机制的构建
下一篇:江都区政府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