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乳化驱油体系及其驱油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第9-12页 |
1.1.1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第9-10页 |
1.1.2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第10-11页 |
1.1.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11-12页 |
1.1.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12页 |
1.2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 第12-14页 |
1.3 自发乳化体系 | 第14-18页 |
1.3.1 自发乳化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自发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3.3 自发乳化体系的应用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自发乳化驱油体系研究 | 第18-31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18页 |
2.2 磺酸盐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第18-19页 |
2.3 TADS-10 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 | 第19-24页 |
2.3.1 测定原理 | 第19页 |
2.3.2 测定方法 | 第19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19-24页 |
2.4 原油自发乳化实验 | 第24-26页 |
2.4.1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2.4.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6页 |
2.5 乳状液粒径分布 | 第26-27页 |
2.6 表面活性剂洗油效率测定 | 第27-30页 |
2.6.1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2.6.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2.7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自发乳化体系物理模拟驱油性能评价 | 第31-36页 |
3.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31页 |
3.1.1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5页 |
3.3.1 在均质岩心中的驱油实验 | 第32-34页 |
3.3.2 在非均质岩心中的驱油实验 | 第34-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自发乳化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第36-45页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4.1.2 实验设备 | 第36页 |
4.2 驱油配方 | 第36页 |
4.3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4.4.1 水驱后残余油主要分布情况 | 第37页 |
4.4.2 一元体系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油机理 | 第37-40页 |
4.4.3 二元体系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油机理 | 第40-41页 |
4.4.4 三元体系对水驱后残余油的驱油机理 | 第41-44页 |
4.5 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