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14页 |
1. 慢性胃病相关证候的现代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 中医辨证与胃粘膜象 | 第10-11页 |
1.2. 中医辨证与HP感染 | 第11页 |
1.3. 中医辨证与基因表达 | 第11-12页 |
1.4. 中医辨证与胃肠激素 | 第12页 |
2. 祖国医学对证的简要认识 | 第12-13页 |
3. 代谢组学对证的认识 | 第13-14页 |
3.1 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3.2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型的本质 | 第13-14页 |
3.3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 | 第1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4-29页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1.1 病例选择 | 第14-16页 |
1.1.1 诊断标准 | 第15页 |
1.1.1.1 中医分型 | 第15页 |
1.1.1.2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第15页 |
1.1.1.3 消化性溃疡 | 第15页 |
1.1.2 分组及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1.3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1.2 观察指标 | 第16页 |
1.3 观察方法 | 第16-17页 |
1.3.1 一般项目 | 第16页 |
1.3.2 血液代谢组学分析 | 第16-17页 |
1.3.2.1 样本采集处理 | 第16页 |
1.3.2.2 血液样本检测仪器 | 第16页 |
1.3.2.3 血液样本检测试剂 | 第16页 |
1.3.2.4 样本检测前处理 | 第16-17页 |
1.3.2.5 检测条件 | 第17页 |
1.4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2. 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第18-22页 |
2.1 不同证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第18-19页 |
2.2 不同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第19-20页 |
2.3 气虚血瘀证溃疡组、气虚血瘀证萎缩组与正常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2.4 气滞证溃疡患者、气滞证萎缩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2.5 湿热证溃疡组、湿热证萎缩组与正常组比较分析 | 第22页 |
3. 讨论 | 第22-28页 |
3.1 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施治 | 第22-23页 |
3.2 辨证当辨虚实 | 第23-24页 |
3.3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 第24-25页 |
3.4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 第25-28页 |
3.4.1 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 | 第25-26页 |
3.4.2 同病异治 | 第26-27页 |
3.4.3 异病同治 | 第27-28页 |
4. 结论 | 第28页 |
5. 不足与展望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