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徐景藩辨证论治结合糊剂卧位服药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2-21页
    1、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认识第12-17页
        1.1 流行病学调查第12页
        1.2 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2-14页
        1.3 治疗现状第14-17页
    2、祖国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认识第17-21页
        2.1 病名第17页
        2.2 病因病机第17-18页
        2.3 辨证分型第18页
        2.4 治疗研究第18-21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1-53页
    1、资料与方法第21-25页
        1.1 诊断标准第21-22页
        1.2 病例选择标准第22页
        1.3. 研究对象第22页
        1.4 治疗方法第22-23页
        1.5 观察项目第23-24页
        1.6 观察方法第24页
        1.7 疗效评定标准第24页
        1.8 统计学方法第24-25页
    2、结果第25-45页
        2.1 一般资料第25-27页
            2.1.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第25页
            2.1.2 饮食嗜好情况第25-26页
            2.1.3 心理精神因素第26页
            2.1.4 胃镜分级统计第26-27页
            2.1.5 治疗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第27页
        2.2 两组疗效比较第27-28页
        2.3 治疗组各证型疗效比较第28页
        2.4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第28-35页
        2.5 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生活质量表积分变化第35-39页
        2.6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第39-43页
        2.7 两组治疗前后对生活质量表积分变化比较第43-45页
    3、讨论第45-52页
        3.1 一般资料分析第45-47页
            3.1.1 发病与性别、年龄情况第45页
            3.1.2 发病与饮食嗜好第45-46页
            3.1.3 发病与心理因素关系第46页
            3.1.4 发病与胃镜下分级情况第46-47页
            3.1.5 发病与中医证型分布第47页
        3.2 疗效分析第47-48页
        3.3 对生活质量影响评价第48-49页
            3.3.1 对GERD-HRQL积分的影响第48页
            3.3.2 对SSDPRO-GED积分的影响第48-49页
        3.4 徐景藩教授诊治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探讨第49-52页
            3.4.1 根据主证特点、明确中医病名第49页
            3.4.2 病机演变复杂、症状多端不一第49-50页
            3.4.3 辨证分为三型、据证加减变通第50-51页
            3.4.4 善用抑酸护膜、糊剂卧位服法第51页
            3.4.5 治疗抓住要点、注重调理升降第51-52页
    4、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疏肝解郁清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
下一篇:慢性胃病气虚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的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