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2.2 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2.3 错误记忆效应的研究成果 | 第16-21页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 第21-24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2.2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2.2.3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 第23-24页 |
3 实验 1 关联词学习对错误记忆效应的影响 | 第24-36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3.2.1 被试选取 | 第24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3.2.4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3.2.5 实验程序 | 第25-2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7-31页 |
3.4 讨论 | 第31-34页 |
3.4.1 学习词表与再认词表相同关联度的数据讨论 | 第31-33页 |
3.4.2 相同时间条件下的数据讨论 | 第33页 |
3.4.3 前后测验的数据对比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6页 |
4 实验 2 暗示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4.2.1 被试选取 | 第36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36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4.2.4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4.2.5 实验程序 | 第37-39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9-43页 |
4.4 讨论 | 第43-46页 |
4.4.1 学习词表与再认词表相同关联度的数据讨论 | 第43-45页 |
4.4.2 相同时间条件下的数据讨论 | 第45页 |
4.4.3 前后测验的数据对比 | 第45-46页 |
4.5 小结 | 第46-48页 |
5 综合讨论 | 第48-54页 |
5.1 两个实验不同项目类型词的对比结果 | 第48-49页 |
5.2 学习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再认效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 第50页 |
5.4 暗示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 第50-51页 |
5.5 暗示与学习的交互作用 | 第51-52页 |
5.6 对学习阶段呈现时间的操纵结果的讨论 | 第52页 |
5.7 对实验 1 与实验 2 再认阶段中无关词再认结果的讨论 | 第52-53页 |
5.8 对实验 1 与实验 2 中被试不同反应时结果的讨论 | 第53-54页 |
6 结论及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A:实验 1(实验 2)所用的 10 组 15 个词的词表 | 第59-60页 |
附录 B:实验 1(实验 2)所用的 10 组 15 个词的词表 | 第60-61页 |
附录 C:实验 2 的暗示问题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