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湘北平原地区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适宜性分析 | 第17-29页 |
2.1 湘北地区概况 | 第17-18页 |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17页 |
2.1.2 气候特点 | 第17-18页 |
2.2 湘北地区浅层地能资源现状 | 第18-23页 |
2.2.1 地表水资源概况 | 第19-21页 |
2.2.2 地下水资源概况 | 第21页 |
2.2.3 土壤资源概况 | 第21-23页 |
2.2.4 地热资源评价 | 第23页 |
2.3 湘北地区地源热泵的应用现状及适宜性评价 | 第23-27页 |
2.3.1 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2.3.2 地源热泵适宜性评价 | 第24-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湘北地区典型写字楼建筑动态负荷特征分析 | 第29-41页 |
3.1 湘北地区典型写字楼建筑全年逐时负荷 | 第29-34页 |
3.1.1 写字楼建筑模型建立 | 第30页 |
3.1.2 湘北地区写字楼建筑全年逐时负荷模拟 | 第30-34页 |
3.2 空调负荷的动态分布特性 | 第34-39页 |
3.2.1 湘北气候下的空调负荷特性 | 第34-37页 |
3.2.2 不同功能建筑的负荷特性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地源热泵系统形式设计 | 第41-49页 |
4.1 基于热平衡的复合式地源热泵 | 第41-43页 |
4.1.1 冷却塔-地源热泵复合式系统的提出 | 第41页 |
4.1.2 冷却塔-地源热泵复合式系统设计 | 第41-42页 |
4.1.3 地源侧热平衡的解决办法 | 第42-43页 |
4.2 地源侧管网系统特征 | 第43-46页 |
4.2.1 地埋管换热器的选型 | 第43-45页 |
4.2.2 管网设计要点 | 第45-46页 |
4.3 地源侧分区间歇运行设计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地源侧管网优化 | 第49-67页 |
5.1 地源侧管网模型简化 | 第49-50页 |
5.1.1 管网结构及其属性 | 第49页 |
5.1.2 地埋管网模型简化 | 第49-50页 |
5.2 Pipe Flow Expert 软件在管网水力计算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5.2.1 软件简介 | 第50-51页 |
5.2.2 软件使用 | 第51页 |
5.3 单口地埋管井的水力优化 | 第51-54页 |
5.4 单个地埋管环路的水力优化 | 第54-55页 |
5.5 各分区地埋管的水力优化 | 第55-59页 |
5.6 地源侧管网整体水力优化 | 第59-65页 |
5.6.1 地源侧管网水力优化目标 | 第59页 |
5.6.2 管网模型水力优化分析 | 第59-61页 |
5.6.3 管网水力优化探讨 | 第61-65页 |
5.7 地源侧管网流量调整方法 | 第65-6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