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现代论文

马寅初经济思想的嬗变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1.1 人物生平第7-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3页
        1.3.1 学术论文第9-12页
        1.3.2 相关著作第12页
        1.3.3 史料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思路第14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页
        1.5.2 论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马寅初从质疑马克思主义到主张取共产主义之长第15-27页
    2.1 “中国的经济问题在于资本不足”第15-19页
        2.1.1 “资本也是神圣”第15-17页
        2.1.2 主张振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第17-18页
        2.1.3 对资本家作用的认识第18-19页
    2.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无实行之可能”第19-21页
        2.2.1 质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第20页
        2.2.2 质疑共产主义制度适用于中国第20-21页
    2.3 “采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长而舍其短”第21-27页
        2.3.1 谈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第22-23页
        2.3.2 对计划经济的双重态度第23-24页
        2.3.3 舍短取长,采行“第三途径”第24-27页
第3章 马寅初对官僚资本的抨击第27-39页
    3.1 评法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第27-32页
        3.1.1 “法币信用,为今日我国命脉”第27-29页
        3.1.2 主张治理通货膨胀第29-31页
        3.1.3 评金圆券第31-32页
    3.2 主张改革战时税收制度第32-35页
        3.2.1 制定“战时过分利得税”征收原则第33-34页
        3.2.2 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第34-35页
    3.3 “欲挽救经济危机,非打倒官僚资本不可”第35-39页
        3.3.1 公开指责发国难财者第35-37页
        3.3.2 打倒官僚资本的途径第37-39页
第4章 马寅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建言献策第39-56页
    4.1 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39-44页
        4.1.1 关于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39-42页
        4.1.2 关于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42-44页
    4.2 探究新中国货币制度第44-45页
        4.2.1 金融物价稳定是币制改革的基础第44-45页
        4.2.2 新货币制度的优越性第45页
    4.3 综合平衡理论和按比例发展规律第45-50页
        4.3.1 运用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支撑第46-47页
        4.3.2 综合平衡发展的基本原则第47页
        4.3.3 综合平衡发展理论的内容第47-48页
        4.3.4 对综合平衡发展理论的批判和反思第48-50页
    4.4 新人口论第50-56页
        4.4.1 《新人口论》的提出背景第50-51页
        4.4.2 《新人口论》的创新之处第51-54页
        4.4.3 对《新人口论》的批判和反思第54-56页
第5章 马寅初经济思想嬗变的动因及其经济思想当代启示第56-68页
    5.1 马寅初经济思想嬗变的外在原因第56-59页
        5.1.1 资本主义不适合中国第56-57页
        5.1.2 反动统治者的不允许第57-58页
        5.1.3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主和平中的重要作用第58-59页
    5.2 马寅初经济思想嬗变的内在原因第59-63页
        5.2.1 嫉恶如仇和威武不屈的品格第59-60页
        5.2.2 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第60-61页
        5.2.3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61-63页
    5.3 马寅初经济思想的当代启示第63-68页
        5.3.1 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启示第63-64页
        5.3.2 对改善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启示第64-66页
        5.3.3 对制定新时代人口政策的启示第66-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国有计量质检院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心城市卫星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