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4.1 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2 局部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3 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0-21页 |
2.3.1 试验区概况 | 第20页 |
2.3.2 试验地选择 | 第20页 |
2.3.3 试验处理 | 第20-21页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1-23页 |
2.4.1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1-22页 |
2.4.2 生物量指标的测定 | 第22页 |
2.4.3 气象因子的测定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第23-30页 |
3.1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土壤水分分层变化规律 | 第23-27页 |
3.1.1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第23-25页 |
3.1.2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 | 第25-27页 |
3.2 不同作物的阶段耗水规律 | 第27-29页 |
3.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 | 第30-34页 |
4.1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4.2 土壤有效水量动态分析 | 第31页 |
4.3 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分析 | 第31-32页 |
4.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分层土壤含水率对作物蒸发蒸腾量影响的评估模型 | 第34-39页 |
5.1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5.2 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水分胁迫系数 Ksi的计算 | 第35-36页 |
5.3 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 ET 与作物参考蒸发蒸腾量 ETc的比值 Ks的计算 | 第36-37页 |
5.4 分层平均土壤水分胁迫系数 Ksi和 Ks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5.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春小麦抽穗-成熟期农田分层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 第39-45页 |
6.1 模型概述 | 第39-41页 |
6.1.1 基本方程 | 第39页 |
6.1.2 参量估算 | 第39-41页 |
6.1.3 计算流程 | 第41页 |
6.2 模型验证 | 第41-44页 |
6.2.1 资料来源 | 第41-42页 |
6.2.2 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6.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45-47页 |
7.1 结论 | 第45-46页 |
7.1.1 裸地、春小麦地和春玉米地分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第45页 |
7.1.2 春小麦地和春玉米地分层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变化规律 | 第45页 |
7.1.3 不同作物类型农田的分层土壤含水率对作物蒸发蒸腾量影响的评估 | 第45-46页 |
7.1.4 春小麦农田抽穗-成熟期分层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 第46页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46页 |
7.3 建议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