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2.1 溅蚀 | 第16页 |
1.2.2 薄层水流侵蚀产沙 | 第16-19页 |
1.2.3 水土流失化学调控效应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21-2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4.3 试验设计与观测 | 第23-26页 |
第二章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 第26-48页 |
2.1 裸土坡面入渗过程 | 第26-29页 |
2.1.1 入渗随降雨过程的变化 | 第26-27页 |
2.1.2 入渗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第27-28页 |
2.1.3 入渗随坡度的变化 | 第28-29页 |
2.2 撒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 第29-33页 |
2.2.1 撒施 Jag S 对入渗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29-32页 |
2.2.2 撒施 Jag S 的强化入渗效应 | 第32-33页 |
2.3 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 第33-37页 |
2.3.1 喷施 Jag S 对入渗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2 喷施 Jag S 的强化入渗效应 | 第35-37页 |
2.4 撒施与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入渗影响的比较 | 第37页 |
2.5 撒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 第37-41页 |
2.5.1 撒施 Jag C162 对入渗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2.5.2 撒施 Jag C162 的强化入渗效应 | 第40-41页 |
2.6 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入渗过程的影响 | 第41-45页 |
2.6.1 喷施 Jag C162 对入渗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41-44页 |
2.6.2 喷施 Jag C162 的强化入渗效应 | 第44-45页 |
2.7 撒施与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入渗影响的比较 | 第45-46页 |
2.8 Jag S 及 Jag C162 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46页 |
2.9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变化过程的影响 | 第48-70页 |
3.1 裸土坡面径流含沙量 | 第48-50页 |
3.1.1 径流含沙量随降雨过程的变化 | 第48-49页 |
3.1.2 径流含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变化 | 第49-50页 |
3.1.3 径流含沙量随坡度的变化 | 第50页 |
3.2 撒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50-54页 |
3.2.1 撒施 Jag S 对径流含沙量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50-53页 |
3.2.2 撒施 Jag S 对平均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 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54-58页 |
3.3.1 喷施 Jag S 对径流含沙量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54-57页 |
3.3.2 喷施 Jag S 对平均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 撒施与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影响的比较 | 第58-59页 |
3.5 撒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59-63页 |
3.5.1 撒施 Jag C162 对径流含沙量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59-62页 |
3.5.2 撒施 Jag C162 对平均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3.6 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63-67页 |
3.6.1 喷施 Jag C162 对径流含沙量随降雨过程变化的影响 | 第63-66页 |
3.6.2 喷施 Jag C162 对平均径流含沙量的影响 | 第66-67页 |
3.7 撒施与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含沙量影响的比较 | 第67-68页 |
3.8 Jag S 及 Jag C162 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68页 |
3.9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水流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70-130页 |
4.1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影响 | 第70-89页 |
4.1.1 裸土坡面水流切应力 | 第70-73页 |
4.1.2 撒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影响 | 第73-77页 |
4.1.3 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影响 | 第77-81页 |
4.1.4 撒施与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影响的比较 | 第81页 |
4.1.5 撒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影响 | 第81-85页 |
4.1.6 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的影响 | 第85-89页 |
4.1.7 撒施与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水流切应力影响的比较 | 第89页 |
4.2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89-107页 |
4.2.1 裸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 | 第89-92页 |
4.2.2 撒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92-95页 |
4.2.3 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95-99页 |
4.2.4 撒施与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影响的比较 | 第99页 |
4.2.5 撒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99-103页 |
4.2.6 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4.2.7 撒施与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水流功率影响的比较 | 第107页 |
4.3 Jag S 及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07-126页 |
4.3.1 裸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 | 第107-110页 |
4.3.2 撒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4.3.3 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13-117页 |
4.3.4 撒施与喷施 Jag S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影响的比较 | 第117-118页 |
4.3.5 撒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18-122页 |
4.3.6 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 | 第122-125页 |
4.3.7 撒施与喷施 Jag C162 对黄土坡面径流单位水流功率影响的比较 | 第125-126页 |
4.4 Jag S 及 Jag C162 对水流水动力学参数影响的比较 | 第126页 |
4.5 小结 | 第126-13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30-13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0-132页 |
5.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作者简介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