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社会力量参与方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3 研究述评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消费者权益保护第16-17页
        2.1.1 消费者第16页
        2.1.2 消费者权益第16-17页
        2.1.3 消费者权益保护第17页
    2.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力量第17-18页
        2.2.1 社会力量第17-18页
        2.2.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力量第18页
    2.3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3.1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8-19页
        2.3.2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本文的应用第19-21页
第3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社会力量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1-32页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第21页
        3.1.1 问卷设计第21页
        3.1.2 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第21页
    3.2 描述统计分析第21-27页
        3.2.1 消费者特征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1-22页
        3.2.2 消费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知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2-25页
        3.2.3 消费者对社会力量参与的认知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5-27页
    3.3 分析总结第27-32页
        3.3.1 消费者缺乏维权相关知识第27-28页
        3.3.2 现有维权途径成本高第28-29页
        3.3.3 消费者协会维权作用受质疑第29-30页
        3.3.4 新闻媒体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第30-31页
        3.3.5 行业协会维权作用受期待第31-32页
第4章 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与原因第32-39页
    4.1 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第32-36页
        4.1.1 消费者组织缺乏独立性第32页
        4.1.2 行业协会自律职能薄弱第32-33页
        4.1.3 新闻媒体不实报道第33-34页
        4.1.4 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性不高第34-35页
        4.1.5 信用评价体系欠完善第35页
        4.1.6 职业打假饱受争议第35-36页
    4.2 原因分析第36-39页
        4.2.1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第36-37页
        4.2.2 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尚未形成第37-38页
        4.2.3 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识薄弱第38-39页
第5章 多中心治理下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式建议第39-56页
    5.1 构建多中心治理模式第39-41页
        5.1.1 法律保障第39-40页
        5.1.2 协同共治第40页
        5.1.3 政策引导第40-41页
    5.2 社会力量加强自身建设第41-48页
        5.2.1 消费者组织提高自身公信力第41-43页
        5.2.2 行业协会建立自律规章制度第43-44页
        5.2.3 新闻媒体规范化参与第44-45页
        5.2.4 第三方检测机构专业化参与第45-46页
        5.2.5 企业信用评级机构权威化参与第46-47页
        5.2.6 客观规范职业打假行为第47-48页
    5.3 社会力量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方式第48-56页
        5.3.1 公益诉讼制度提高维权积极性第48-49页
        5.3.2 消费维权教育增强维权意识第49-50页
        5.3.3 公私合作提高维权效率第50-51页
        5.3.4 信息公开机制强化消费预警第51-52页
        5.3.5 消费维权报道保障消费者权益第52-53页
        5.3.6 网络维权创新维权方式第53页
        5.3.7 消费者保护基金会弥补消费者损失第53-54页
        5.3.8 联动机制全面覆盖消费维权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A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社会力量参与研究调查问卷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