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县域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县域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4 简要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1 统计描述分析方法 | 第16页 |
1.3.2 计量分析法 | 第16页 |
1.3.3 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7-18页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2.1 县域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19-21页 |
2.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第21页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第21页 |
2.2.3 金融约束理论 | 第21-22页 |
2.3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湖北省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24-37页 |
3.1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24-28页 |
3.2 县域金融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28-29页 |
3.3 县域金融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统计分析 | 第29-36页 |
3.3.1 指标选取 | 第29页 |
3.3.2 县域金融规模统计分析 | 第29-32页 |
3.3.3 湖北省金融效率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3.3.4 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析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转型的实证分析 | 第37-45页 |
4.1 样本、变量与模型 | 第37-39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37-38页 |
4.1.2 指标选取 | 第38-39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4.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40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40页 |
4.2.3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4.3 实证结果 | 第43-45页 |
第5章 问题与建议 | 第45-49页 |
5.1 问题 | 第45-4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