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说明 | 第4-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2-23页 |
| 1.1 J亚群禽白血病病原学概述 | 第12-13页 |
| 1.2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致病性 | 第13-14页 |
| 1.3 J亚群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 1.4 J亚群禽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 第15-16页 |
| 1.5 J亚群禽白血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1.6 黏膜免疫的简述 | 第17-18页 |
| 1.6.1 黏膜免疫的组成 | 第17页 |
| 1.6.2 黏膜免疫的功能和抗感染作用 | 第17页 |
| 1.6.3 黏膜免疫的途径 | 第17-18页 |
| 1.7 植物乳杆菌综述 | 第18-20页 |
| 1.7.1 植物乳杆菌定义 | 第18页 |
| 1.7.2 植物乳杆菌的益生作用 | 第18页 |
| 1.7.3 口服乳酸菌疫苗及其表达系统的特点 | 第18-19页 |
| 1.7.4 植物乳杆菌通过黏膜免疫表达外源抗原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8 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MG36e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1.8.1 pMG36e的组成 | 第20-21页 |
| 1.8.2 pMG36e的应用情况 | 第21页 |
| 1.9 聚-Γ-谷氨酸合成酶A | 第21-22页 |
| 1.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42页 |
| 2.1 材料 | 第23-26页 |
| 2.1.1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 2.1.2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 2.1.3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 2.1.4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4-26页 |
| 2.2 方法 | 第26-41页 |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27页 |
| 2.2.2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鉴定 | 第27页 |
| 2.2.3 pMG36e-pgsA-gp85重组大肠杆菌载体的构建 | 第27-32页 |
| 2.2.3.1 表达载体pMG36e与gp85目的基因片段的双酶切回收 | 第27页 |
| 2.2.3.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28页 |
| 2.2.3.3 目的基因gp85与表达载体pMG36e的连接转化 | 第28页 |
| 2.2.3.4 重组质粒pMG36e-gp85的提取 | 第28-29页 |
| 2.2.3.5 重组质粒pMG36e-gp85的鉴定 | 第29-30页 |
| 2.2.3.6 表达载体pMG36e-gp85与目的基因pgsA片段的双酶切回收 | 第30页 |
| 2.2.3.7 目的基因pgsA与表达载体pMG36e-gp85的连接转化 | 第30-31页 |
| 2.2.3.8 重组质粒pMG36e-pgsA-gp85的提取 | 第31-32页 |
| 2.2.3.9 重组质粒pMG36e-pgsA-gp85的鉴定 | 第32页 |
| 2.2.4 pMG36e-pgsA-gp85基因重组植物乳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2-34页 |
| 2.2.4.1 植物乳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 2.2.4.2 重组质粒电转化进植物乳杆菌 | 第33页 |
| 2.2.4.3 pMG36e-pgsA-gp85基因重组植物乳杆菌质粒的提取及PCR鉴定 | 第33-34页 |
| 2.2.5 pMG36e-pgsA-gp85基因重组植物乳杆菌表达蛋白及Western-blot的鉴定 | 第34-35页 |
| 2.2.6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外源蛋白在植物乳杆菌表面的定位检测 | 第35页 |
| 2.2.7 动物试验 | 第35-36页 |
| 2.2.7.1 免疫用重组植物乳杆菌体的制备 | 第35-36页 |
| 2.2.7.2 动物试验分组与免疫程序的制定 | 第36页 |
| 2.2.7.3 血清、胆汁、十二指肠洗液样本采集 | 第36页 |
| 2.2.8 鸡血清中ALV-JIgG抗体检测 | 第36-37页 |
| 2.2.9 鸡胆汁、十二指肠洗液及血清中ALV-JIgA抗体检测 | 第37-39页 |
| 2.2.9.1 使用禽白血病抗体IgA(ALV-Ig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进行定性检测 | 第37-38页 |
| 2.2.9.2 使用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 | 第38-39页 |
| 2.2.10 体重的检测 | 第39页 |
| 2.2.11 攻毒保护性试验 | 第39-41页 |
| 2.2.11.1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 | 第39-40页 |
| 2.2.11.2 病毒血症检测 | 第40-41页 |
| 2.3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 3 结果 | 第42-52页 |
| 3.1 目的片段gp85基因与pgsA基因的扩增 | 第42-43页 |
| 3.2 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 | 第43-52页 |
| 3.2.1 重组质粒pMG36e-gp85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43页 |
| 3.2.2 重组质粒pMG36e-pgsA-gp85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 3.2.3 重组质粒pMG36e-pgsA-gp85的PCR鉴定结果 | 第44-45页 |
| 3.2.4 pMG36e-pgsA-gp85重组植物乳杆菌质粒的蛋白表达及Western-blot结果 | 第45-46页 |
| 3.2.5 流式细胞术对外源蛋白在植物乳杆菌表面的定位检测结果 | 第46-48页 |
| 3.2.6 血清中ALV-J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 第48页 |
| 3.2.7 鸡胆汁、十二指肠洗液及血清中ALV-J特异性IgA抗体的检测 | 第48-50页 |
| 3.2.7.1 鸡胆汁、十二指肠洗液及血清中ALV-J特异性IgA的定性检测结果 | 第48-49页 |
| 3.2.7.2 鸡胆汁、十二指肠洗液及血清中sIgA的定量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 3.2.8 体重检测结果 | 第50页 |
| 3.2.9 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 4 讨论 | 第52-55页 |
| 4.1 研究ALV-J新型疫苗的必要性 | 第52页 |
| 4.2 重组植物乳杆菌口服疫苗与其他ALV-J疫苗的比较 | 第52-53页 |
| 4.3 重组植物乳杆菌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 | 第53-55页 |
| 5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 附录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著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