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自然科学史论文

民初、战前云南航空、电报技术的发展研究-SST的视野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8页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8页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11-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技术的社会形成第14-22页
    2.1 社会文化与技术形成第14-17页
        2.1.1 文化对技术的选择第14-16页
        2.1.2 技术文化本质的理解第16-17页
    2.2 社会经济与技术形成第17-22页
        2.2.1 经济与技术形成关系探讨第18-20页
        2.2.2 技术与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第20-22页
第3章 技术中各社会因素的关系第22-31页
    3.1 各社会因素对技术发挥作用的差异性第22-28页
        3.1.1 战争需求主导下的云南电报技术发展第23-25页
        3.1.2 侦查需要下中国航空业的起步第25-28页
    3.2 技术在社会选择中的复杂形成过程第28-31页
        3.2.1 社会认同对象的多样性第28-29页
        3.2.2 选择过程的复杂性第29-31页
第4章 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第31-40页
    4.1 技术发展的特性第31-36页
        4.1.1 技术发展状况的差异性第31-34页
        4.1.2 技术发展规律的不确定性第34-36页
    4.2 技术发展与社会选择的互动第36-40页
        4.2.1 技术发展的自主性第37-38页
        4.2.2 技术发展的自身限定性第38-40页
第5章 技术的社会形成(SST)观之简要启示第40-46页
    5.1 社会对于技术形成的重要性第40-42页
    5.2 SST 的角度回望过去思考当下第42-46页
        5.2.1 SST 角度看当时的航空与电报技术第42-43页
        5.2.2 SST 视角下对于我国如何更好的发展科技的启示第43-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递归法求大型矩阵方程组(AX,XB)=(C,D)的解
下一篇:唯物史观视域下邓小平科技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