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1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 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 研究评述第15-16页
第2章 绪论第16-22页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8页
        2.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2.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2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8-19页
        2.2.1 研究目标第18页
        2.2.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2.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3.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3章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22-26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页
        3.1.1 农村土地第22页
        3.1.2 农村土地流转第22页
        3.1.3 绩效第22页
        3.1.4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第22页
    3.2 研究基础理论第22-26页
        3.2.1 制度变迁理论第22-23页
        3.2.2 产权理论第23-24页
        3.2.3 地租理论第24页
        3.2.4 人地关系理论第24-26页
第4章 研究区概况及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第26-36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26-28页
        4.1.1 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第26-27页
        4.1.2 社会经济条件第27页
        4.1.3 土地资源条件第27页
        4.1.4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第27-28页
        4.1.5 农村土地流转第28页
    4.2 农村土地流转调查第28-36页
        4.2.1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方式第28-30页
        4.2.2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第30-32页
        4.2.3 研究区样本农户土地流转现状第32-36页
第5章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划分及行为驱动因素分析第36-40页
    5.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划分第36-37页
        5.1.1 农户自发流转模式第36页
        5.1.2 市场参与流转模式第36-37页
        5.1.3 集体主导流转模式第37页
    5.2 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驱动因素分析第37-40页
第6章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第40-48页
    6.1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0-43页
        6.1.1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40页
        6.1.2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第40-43页
    6.2 评价指标赋权方法选择第43-46页
        6.2.1 层次分析法第44-45页
        6.2.2 熵权法第45-46页
        6.2.3 确定组合权重第46页
    6.3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方法选择第46-48页
第7章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第48-58页
    7.1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48-51页
        7.1.1 层次分析法赋权第48-49页
        7.1.2 熵权法赋权第49-50页
        7.1.3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组合赋权第50-51页
    7.2 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第51-54页
        7.2.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评价第51-54页
    7.3 评价结果分析第54-58页
        7.3.1 农村土地流转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产生的影响第54-55页
        7.3.2 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比较分析第55-58页
第8章 结论与讨论第58-62页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8-59页
    8.2 研究可能的创新及不足第59页
    8.3 建议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以四川宝兴县和北京门头沟区为例
下一篇: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