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双箱梁涡激振动性能及流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分离式箱梁桥建造现状 | 第11-12页 |
1.3 桥梁涡激振动研究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1.4 涡激振动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4.1 理论分析 | 第14-16页 |
1.4.2 风洞试验 | 第16-17页 |
1.4.3 现场实测 | 第17页 |
1.4.4 数值计算 | 第17页 |
1.5 涡激振动研究实例 | 第17-19页 |
1.6 涡激振动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7 分离式双箱梁涡振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模型设计及实验参数 | 第24-35页 |
2.1 桥梁风洞试验类型 | 第24页 |
2.2 PIV系统概述 | 第24-28页 |
2.2.1 粒子成像技术的原理及构成简介 | 第25-27页 |
2.2.2 风场的计算及后处理 | 第27-28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28-34页 |
2.3.1 试验条件 | 第28-29页 |
2.3.2 涡激振动节段模型参数及实验布置 | 第29-31页 |
2.3.3 弹性节段模型试验仪器及布置 | 第31-32页 |
2.3.4 PIV实验模型参数及布置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分离式双箱梁桥涡激振动响应及抑振措施 | 第35-52页 |
3.1 双箱梁的涡激振动性能 | 第35-37页 |
3.1.1 箱梁涡激振动响应 | 第35-36页 |
3.1.2 双箱梁与整体式箱梁涡振响应对比 | 第36-37页 |
3.2 双箱梁抑振措施 | 第37-42页 |
3.2.1 设置水平气动翼板 | 第38-39页 |
3.2.2 设置导流板 | 第39-40页 |
3.2.3 封闭中央开槽 | 第40-41页 |
3.2.4 设置中央格栅 | 第41-42页 |
3.3 格栅参数优化 | 第42-50页 |
3.3.1 空隙比 | 第42-45页 |
3.3.2 条宽比 | 第45-47页 |
3.3.3 格栅类型 | 第47-49页 |
3.3.4 安装位置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格栅抑振机理研究 | 第52-61页 |
4.1 双箱梁绕流场特性 | 第52-54页 |
4.2 不同参数格栅双箱梁的速度场 | 第54-58页 |
4.2.1 不同空隙比双箱梁的速度场 | 第54-56页 |
4.2.2 不同条宽比带格栅双箱梁的速度场 | 第56-57页 |
4.2.3 不同格栅类型的双箱梁速度场 | 第57-58页 |
4.2.4 格栅不同安装位置的双箱梁速度场 | 第58页 |
4.3 不同开槽宽度双箱梁的速度场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5.2 发展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