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水位升降对某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页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4页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第16-23页
    2.1 地形地貌第16-18页
    2.2 地层岩性第18页
        2.2.1 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第18页
        2.2.2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第18页
        2.2.3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3)第18页
    2.3 地质构造第18-19页
    2.4 水文及水文地质第19-20页
        2.4.1 水文第19页
        2.4.2 水文地质第19-20页
    2.5 不良地质第20页
    2.6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第20-23页
        2.6.1 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评价第20页
        2.6.2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测试第20-21页
        2.6.3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第21-23页
第3章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第23-31页
    3.1 路基沉降变形机理第23-24页
    3.2 路基最终沉降量计算第24-31页
        3.2.1 分层总和法第24-27页
        3.2.2 规范法第27-30页
        3.2.3 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第30-31页
第4章 公路软土地基治理设计第31-37页
    4.1 某公路软土地基综述第31-32页
    4.2 碎石桩处理法第32-35页
        4.2.1 碎石桩处理法概述第32页
        4.2.2 碎石桩复合地基机理第32-33页
        4.2.3 碎石桩处理设计步骤第33-35页
    4.3 抛石挤淤法第35-37页
        4.3.1 抛石挤淤法概述第35页
        4.3.2 抛石挤淤法作用机理第35-36页
        4.3.3 抛石挤淤法的设计计算第36-37页
第5章 水位涨落条件下软基路堤变形数值计算第37-58页
    5.1 计算原理第37-38页
        5.1.1 非饱和渗流理论第37-38页
        5.1.2 流固耦合理论第38页
    5.2 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5.2.1 软件简介第38-39页
        5.2.2 基本模型建立第39-41页
    5.3 水位涨落路堤边坡渗流及应力特征第41-47页
        5.3.1 初始渗流场特征第41-42页
        5.3.2 初始应力场特征第42-43页
        5.3.3 水位上升阶段的变形特征第43-45页
        5.3.4 水位下降阶段的变形特征第45-47页
    5.4 水位涨落路堤边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58页
        5.4.1 水位涨落幅度的影响第47-50页
        5.4.2 水位埋深的影响第50-52页
        5.4.3 坡高的影响第52-55页
        5.4.4 坡度的影响第55-58页
第6章 水位对路基的影响第58-63页
    6.1 水位升降监测现状第58-59页
    6.2 水位变化对路基影响的定性讨论第59页
    6.3 水位升降和路基沉降的数值分析结果第59-60页
    6.4 建议整改方案第60-63页
第7章 结论第63-64页
工作总结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离式双箱梁涡激振动性能及流场研究
下一篇:西藏多雄拉隧道地应力场特征与双护盾TBM掘进围岩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