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材料论文--黑色金属论文

先进高强钢边缘破裂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2 边缘拉伸性能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应变路径对成形极限的影响第15-18页
        1.2.2 影响扩孔性能的因素第18-19页
    1.3 板料成形断裂模型研究现状第19-23页
        1.3.1 经典韧性断裂准则介绍第20-22页
        1.3.2 先进高强钢冲压断裂模型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 课题来源第2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预变形对边缘拉伸性能的影响第25-37页
    2.1 预变形实验第25-28页
        2.1.1 预拉伸板料制备第25-26页
        2.1.2 实验设备及方案第26-28页
    2.2 扩孔实验第28-32页
        2.2.1 扩孔试样制备第28-29页
        2.2.2 实验设备及方案第29-30页
        2.2.3 扩孔实验结果第30-32页
    2.3 分析及讨论第32-35页
        2.3.1 扩孔边缘应力状态分析第32-33页
        2.3.2 裂纹位置与方向分析第33-34页
        2.3.3 预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曲率半径对边缘拉伸性能的影响第37-45页
    3.1 实验材料及方案第37页
    3.2 有限元数值模拟第37-40页
        3.2.1 断裂准则的选取和阈值的确定第37-38页
        3.2.2 扩孔模拟第38-40页
    3.3 分析与讨论第40-42页
        3.3.1 实验结果第40页
        3.3.2 模拟结果第40-41页
        3.3.3 分析与总结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四章 冲裁热效应对断面质量的影响第45-55页
    4.1 冲裁过程中的热效应第45-46页
    4.2 单拉试验方案第46-47页
    4.3 不同温度下材料力学性能比较第47-48页
    4.4 冲裁模拟第48-50页
    4.5 分析与讨论第50-53页
        4.5.1 冲裁断面质量介绍第50页
        4.5.2 模拟结果分析第50-53页
        4.5.3 分析与总结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基于损伤区与等效失效应变比的新模型第55-65页
    5.1 新模型中的损伤区与等效失效应变比第55-57页
        5.1.1 损伤区(Damage Zone)第55-56页
        5.1.2 等效失效应变比(Effective Failure Strain Ratio,EFSR)第56-57页
    5.2 新模型应用实例第57-64页
        5.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5.2.2 冲扩实验第58-59页
        5.2.3 扩孔实验第59-60页
        5.2.4 扩孔工艺有限元模拟第60-62页
        5.2.5 模拟结果第62-64页
    5.3 新模型的不足之处及发展空间第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5-69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式连续退火炉退火过程带钢温度场分析
下一篇:氩气回流无铅焊点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