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Z市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 论文的结构框架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4.1 文献分析法第18页
        1.4.2 比较分析方法第18页
        1.4.3 案例分析法第18页
        1.4.4 问卷调查法第18页
        1.4.5 历史分析法第18-19页
第2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理论第19-24页
    2.1 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2.1.1 公共治理理论第19页
        2.1.2 协同理论第19页
        2.1.3 犯罪预防理论第19-20页
    2.2 核心概念第20-21页
        2.2.1 社会治安第20页
        2.2.2 综合治理第20页
        2.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20-21页
    2.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征第21-22页
        2.3.1 参与主体的多元性第21-22页
        2.3.2 措施手段的多样性第22页
        2.3.3 工作内容的广泛性第22页
        2.3.4 目的效果的一致性第22页
    2.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第22-24页
        2.4.1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原则第22-23页
        2.4.2 多主体协同原则第23页
        2.4.3 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第23-24页
第3章 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点及现有成效分析第24-36页
    3.1 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特点第25-28页
        3.1.1 信访维稳事项与市级层面关联度高第25页
        3.1.2 属于S省东部片区反恐防暴前沿阵地第25页
        3.1.3 刑事、治安案件占全市比率高第25-27页
        3.1.4 公共安全隐患突出第27页
        3.1.5 形态各异的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整体较强第27-28页
    3.2 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有成效分析第28-36页
        3.2.1 社会治安防范基层基础逐步夯实第28-29页
        3.2.2 突出问题整治趋于常态第29-30页
        3.2.3 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不断增强第30-32页
        3.2.4 信访维稳制度体系日趋完备第32-33页
        3.2.5 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第33-36页
第4章 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54页
    4.1 多种因素叠加对社会稳定形成挑战第36-42页
        4.1.1 境外势力渗透的威胁第36-37页
        4.1.2 涉藏、涉疆因素潜藏暴恐隐患第37页
        4.1.3 邪教问题较难根治,反邪斗争复杂第37-38页
        4.1.4 重点涉稳维权人群量大面宽、动机复杂第38-42页
    4.2 市、区体制障碍对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制约第42-44页
        4.2.1 市、区两级职权划分形成的制约第42-43页
        4.2.2 涉市信访维稳权责体制增加T区维稳压力第43-44页
    4.3 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不强第44-49页
        4.3.1 治安管理重点行业量大面宽、漏洞较多第44-45页
        4.3.2 治安敏感人群复杂,服务管理任务繁重第45-47页
        4.3.3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第47-48页
        4.3.4 对新业态的管理适应能力不强,管控手段不足第48-49页
    4.4 信访数量持续高位徘徊第49-51页
        4.4.1 经济社会加速蝶变,引发信访问题的因素增多第49-50页
        4.4.2 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处理难度大第50页
        4.4.3 信访考核机制欠科学,滋长缠访、闹访之风第50页
        4.4.4 初信初访未能及时有效处置第50-51页
        4.4.5 网络媒体的发酵放大,助长公众信访情绪第51页
    4.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制度在基层落实、落地效果差第51-54页
        4.5.1 人少事多困境使基层综治部门“小马拉大车”第51-52页
        4.5.2 干部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适应第52页
        4.5.3 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面临多重阻碍第52-54页
第5章 加强Z市T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对策和建议第54-62页
    5.1 加强预防和处置能力建设,防止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第54-55页
        5.1.1 建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屏障第54页
        5.1.2 加强情报信息分析研判第54-55页
        5.1.3 加强危害社会稳定风险的预防、处置第55页
        5.1.4 建立重点涉稳群体分类处置机制第55页
    5.2 破解市、区体制障碍难题第55-57页
        5.2.1 建立投入共担、成果共享的综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第55-56页
        5.2.2 厘清市、区两级综治维稳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第56页
        5.2.3 建立系列机制保证信访稳定的权责一致第56-57页
    5.3 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第57-58页
        5.3.1 实施综治基础提升工程,夯实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基础第57页
        5.3.2 开展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常态化整治第57-58页
        5.3.3 完善构建治安防控工作体系,形成大安全治理常态第58页
    5.4 建立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参与体系第58-60页
        5.4.1 发挥综治中心对社会治理资源的统领、聚合功能第59页
        5.4.2 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第59页
        5.4.3 支持倡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微治理”第59-60页
    5.5 建立和完善基层综治工作机制保障第60-62页
        5.5.1 构建严密的综治责任框架体系第60-61页
        5.5.2 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互动互补机制第61页
        5.5.3 注重综治社会组织的发展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城公安分局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画地为牢:监外服刑罪犯在社区变身“守法公民”--社区矫正试点十四年的现状调查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