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监外服刑罪犯在社区变身“守法公民”--社区矫正试点十四年的现状调查与反思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画地为牢:监外服刑罪犯的“矫正生活” | 第8-17页 |
界线:无形的“围墙”,有形的控制 | 第9-11页 |
身份:怀疑、崩塌、重建的自我认知 | 第11-14页 |
回归:在社会中去重返社会 | 第14-17页 |
二、落地生根:一个舶来品本土化的十四年 | 第17-26页 |
上城:从零开始的试点区 | 第17-21页 |
拱墅:突围的“新先进”代表 | 第21-23页 |
余杭:“进击”的后起之秀 | 第23-26页 |
三、润物无声:重返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 第26-37页 |
去标签化:“像一滴水融入大海” | 第26-29页 |
因人施矫:相信“相信的力量” | 第29-32页 |
心理疏导:“做司法所做不了的事” | 第32-34页 |
爱心帮扶:点滴力量可以星火燎原 | 第34-37页 |
四、现实反观:前景可期,路径何在? | 第37-48页 |
“人”的矛盾:数量和质量 | 第37-41页 |
宣传曝光:合适的“度”究竟在哪里? | 第41-43页 |
突破何在:从常规工作到顶层设计 | 第43-45页 |
社会意识:“回归悖论”能被打破吗? | 第45-48页 |
作品阐述 | 第48-59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48-50页 |
二、现有报道基础 | 第50-51页 |
三、作品简介及创新点 | 第51-53页 |
四、报道价值 | 第53-54页 |
五、采写感悟 | 第54-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