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电动车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 发展电动车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3 电动车的特点以及与混合动力、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比较 | 第13-14页 |
1.3.1 电动车的特点 | 第13-14页 |
1.3.2 电动车与混合动力、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比较 | 第14页 |
1.4 电动车使用 AMT 优势 | 第14-16页 |
1.5 电动车多挡化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1 电动车多挡化 | 第16-17页 |
1.5.2 国内外多挡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6 多挡电动车速比优化的必要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两挡电动车新型动力传动系结构和特性分析 | 第21-35页 |
2.1 两挡电动车新型动力传动系 | 第21-24页 |
2.1.1 新型动力传动系结构 | 第21-22页 |
2.1.2 新型动力传动系变速原理 | 第22-24页 |
2.2 电动车电机特性分析 | 第24-28页 |
2.3 电动车电池特性分析 | 第28-32页 |
2.4 传动系统综合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2.4.1 传动系挡位数和速比对整车动力性影响 | 第32-34页 |
2.4.2 传动系挡位数和速比对整车经济性的影响 | 第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动态规划算法 | 第35-49页 |
3.1 动力性约束 | 第35-36页 |
3.2 动态规划最优控制 | 第36-48页 |
3.2.1 动态规划问题的提出 | 第37-38页 |
3.2.2 机械系统方程的建立 | 第38-40页 |
3.2.3 优化约束条件和惩罚函数 | 第40-41页 |
3.2.4 动态规划计算过程 | 第41-46页 |
3.2.5 动态规划计算结果 | 第46-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两挡电动车仿真模型搭建和换挡规律制定 | 第49-61页 |
4.1 两挡电动车仿真模型搭建 | 第49-54页 |
4.1.1 行驶工况模块 | 第49-50页 |
4.1.2 驾驶员模块 | 第50页 |
4.1.3 电动机模块 | 第50-51页 |
4.1.4 电池模块 | 第51-52页 |
4.1.5 电动车控制器模块 | 第52页 |
4.1.6 变速器模块 | 第52-53页 |
4.1.7 车辆模块 | 第53-54页 |
4.2 两挡电动车换挡规律制定 | 第54-60页 |
4.2.1 两挡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介绍 | 第54-56页 |
4.2.2 两参数经济性换挡规律制定 | 第56-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不同速比组合仿真分析以及与单挡性能比较 | 第61-69页 |
5.1 不同速比组合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5.2 最优速比组合与单挡性能比较 | 第63-68页 |
5.2.1 动力性对比 | 第64-66页 |
5.2.2 能耗经济性对比 | 第66-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