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特点、作用第20-27页
    2.1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概念第20-23页
        2.1.1 电子政务的定义与内涵第20-21页
        2.1.2 信息生态链第21-22页
        2.1.3 网络信息生态链第22页
        2.1.4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第22-23页
    2.2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特点第23-24页
        2.2.1 开放性第23页
        2.2.2 政府主导性与非营利性第23-24页
        2.2.3 权威性与规范性第24页
        2.2.4 地域性第24页
    2.3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作用第24-27页
        2.3.1 实现政务信息流转第24-25页
        2.3.2 加强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信息流转效率第25页
        2.3.3 促进主体间动态适应、协同进化第25-26页
        2.3.4 创造社会价值第26-27页
3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要素与结构模型第27-35页
    3.1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要素第27-30页
        3.1.1 节点第27-29页
        3.1.2 节点的关系第29-30页
        3.1.3 节点的连接第30页
    3.2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第30-35页
        3.2.1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第30-31页
        3.2.2 政府间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第31-34页
        3.2.3 政府与公众间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的结构第34-35页
4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研究第35-44页
    4.1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第35-37页
        4.1.1 节点素质高低第35-36页
        4.1.2 节点组合关系第36页
        4.1.3 节点协调互动程度第36页
        4.1.4 信息环境因素第36-37页
    4.2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准则第37-39页
        4.2.1 节点素质高第37页
        4.2.2 节点组合科学第37-38页
        4.2.3 节点协调互动性强第38页
        4.2.4 节点与信息环境相互适应第38-39页
    4.3 电子政务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的措施第39-44页
        4.3.1 提高节点素质第39-40页
        4.3.2 优化节点组合关系第40-41页
        4.3.3 加强节点协调互动第41-42页
        4.3.4 多方着手,营造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第42-44页
5 总结第44-46页
    5.1 研究结论第44页
    5.2 主要创新之处第44-45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高校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完善--以教育平等为视角
下一篇:地税系统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