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人工髋关节的发展史 | 第14-17页 |
1.2.1 髋关节假体的演变及设计 | 第14-16页 |
1.2.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标本股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医学影像种类 | 第21-22页 |
2.3 CT图像数据的处理 | 第22-24页 |
2.4 基于CT数据重建标本股骨三维实体模型 | 第24-29页 |
2.4.1 标本股骨CT图像的获取 | 第24页 |
2.4.2 标本股骨CT图像的处理 | 第24-28页 |
2.4.3 标本股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2.5 标本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2.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设计理论 | 第32-35页 |
3.2.1 人体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与特点 | 第33页 |
3.2.2 人体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 | 第33-34页 |
3.2.3 人工髋关节的力学传递特性 | 第34-35页 |
3.3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 | 第35-41页 |
3.3.1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柄设计 | 第36-40页 |
3.3.2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近髋臼端设计 | 第40-41页 |
3.4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优化设计 | 第41-44页 |
3.4.1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模型与标本股骨模型的匹配 | 第42页 |
3.4.2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模型的优化处理 | 第42-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CAD/CAM/Robotic一体化磨削技术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砂带磨削技术 | 第45-48页 |
4.2.1 常见砂带磨削机的基本组成 | 第45-47页 |
4.2.2 砂带磨粒切削机理 | 第47-48页 |
4.3 CAD/CAM/Robotic一体化技术 | 第48-55页 |
4.3.1 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 | 第48-50页 |
4.3.2 基于力控的标定技术 | 第50-54页 |
4.3.3 砂带自动调偏技术 | 第54-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CAD/CAM/Robotic一体化技术磨削个性化人工髋关节 | 第56-66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机器人磨削人工髋关节与其他加工方法的比较 | 第57-60页 |
5.2.1 快速成型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 | 第57-58页 |
5.2.2 机器人磨削人工髋关节与机器人磨削髓腔的比较 | 第58-60页 |
5.3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磨削加工 | 第60-63页 |
5.3.1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加工流程 | 第61页 |
5.3.2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加工轨迹规划与仿真 | 第61-63页 |
5.4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磨削加工过程与问题分析 | 第63-65页 |
5.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与标本股骨的匹配实验 | 第66-82页 |
6.1 引言 | 第66页 |
6.2 人工髋关节外形尺寸数据分析 | 第66-73页 |
6.2.1 人工髋关节截面测量 | 第67-68页 |
6.2.2 人工髋关节的截面数据分析 | 第68-73页 |
6.3 猪关节假体与猪腿骨髓腔的匹配实验 | 第73-79页 |
6.3.1 猪腿骨关节柄与猪腿骨髓腔匹配的X射线图像 | 第74-75页 |
6.3.2 猪腿骨关节柄与猪腿骨髓腔的匹配度计算 | 第75-79页 |
6.4 个性化人工髋关节与标本股骨的匹配实验 | 第79-81页 |
6.5 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